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新生儿先天性反射种类与训练

新生儿先天性反射种类与训练

2018-08-17 来源:儿科医生妈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反射种类新生儿有一些生下来就会做的动作,称为无条件反射。从这些反射可以检查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是否正常。这里介绍几种家长容易检查的反射:
新生儿先天性反射种类与训练
 
1.反射种类新生儿有一些生下来就会做的动作,称为无条件反射。从这些反射可以检查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是否正常。这里介绍几种家长容易检查的反射:
 
(1)用手指轻碰新生儿的面颊或嘴唇周围,看看他的嘴是否朝手指的方向寻找,这种反射称为“觅食反射”。在喂奶前做这个试验较好。
 
(2)用手指轻轻划新生儿脚底外侧部位,新生儿的5个脚趾会分开,大拇指向上跷起。
 
(3)将棍棒放在新生儿手心,看他是否抓得很紧,有时甚至能将新生儿提起。
 
(4)扶住新生儿腋下,让其直立,轻轻用手按他一只脚的脚背,他就会成功地先后抬起左右脚,像走路的样子。
 
(5)将刺激较重的某种气味放在鼻子附近,新生儿会将头扭向另一边,表现他的躲避能力。
 
(6)俯卧时他会尽力把头抬一下,然后把脸扭向一边。
 
(7)遇见强光会眨眼睛,以此来保护眼睛少受刺激。
 
(8)扶新生儿坐直时,他的脖子摇晃不停,但不会受伤。一旦坐稳了,他的大脑袋竖直时,若头向前倒,他会纠正变成向后倒。这种倒来倒去,是一种平衡反应。
 
(9)轻拍他一条腿,腿就会缩回去,如果挣不脱,另一只脚会来帮忙。
 
(10)把“蜡烛包”打开,新生儿会伸懒腰,并出现双脚踩自行车样的运动。
 
(11)对突然刺激引起的一种惊跳反射,如大声、强光、疼痛、突然叩击枕头或床铺、或轻叩腹部、突然抬高下肢等,均可引起上、下肢伸直外展,躯干及手指伸直,拇指及食指末节屈曲,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并在两臂松弛时发出哭声。该反射如在新生儿时引不出,提示有异常。
 
(12)让新生儿仰卧,将头转向一侧,则同侧的上、下肢伸直,而对侧上下肢屈曲,若此情况持续存在,或过早消失,提示可能有脑瘫
 
(13)在膝关节处按新生儿一侧下肢,使其伸直,这时若刺激该侧足底,则对侧下肢出现屈曲,然后伸直和内收,如这反射未引出,可能有神经系统损伤。
 
新生儿的这些反射,并不是一种无目的的运动,孩子将来的能力就是从这些反射的经验储存中发展起来的。如果做了几种试验,发现新生儿反应不灵敏,要注意观察,及时向儿保医师或神经科医师咨询,以便早期发现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有障碍。
 
2.条件反射的训练新生儿的条件反射功能有主动、被动之分,主动的条件反射是通过耳、眼、鼻、口及皮肤等器官感觉而形成的。被动的生理条件反射功能是一种纯本能。例如,当您用手指去触碰孩子的口角、面颊时,他就会认为有吃的东西,会顺着被触摸的方向张开小嘴,做吸吮的动作。这是一种本能,寻找食物,用以维持生命。又如,孩子具有抓握反射功能。用一个孩子能握住的玩具去触及孩子的小手时,他就会把手握得更紧。如果他拿住了这个玩具,就会牢牢地抓住,当您用力拉玩具时,会连同孩子的身体一起拉动。这两种条件反射随着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到了3个月大的时候将会消失。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