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宝宝在“吵闹”中成长

宝宝在“吵闹”中成长

2018-08-17 来源:儿科医生妈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同时又要出于合作的需要而去适应别人。宝宝正是在这种吵吵闹闹、推推搡搡的过程中寻找最佳合作方式。所以说,孩子吵闹不见得是坏事,有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不但能培养孩子的个人意志,又使他能合群。
宝宝在“吵闹”中成长
 
通常,宝宝到3岁左右就不喜欢单独玩耍了,开始有意识地找同龄伙伴去玩。一直在父母庇护下娇生惯养的宝宝,在开始学着和其他孩子合作玩耍时,往往会出现因不遂自己的心愿而哭着跑回父母身边的情况。这时父母应注意,无论宝宝是与别人玩得很好,还是与别人吵架,他们都是在尝试怎样在集体中生活,尝试在自己与别人的意向发生矛盾时,如何不失自我地使别人接受自己,同时又要出于合作的需要而去适应别人。宝宝正是在这种吵吵闹闹、推推搡搡的过程中寻找最佳合作方式。所以说,孩子吵闹不见得是坏事,有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不但能培养孩子的个人意志,又使他能合群。
 
孩子之间的争吵,大多分三种类型:
 
(1)主动招惹别的孩子,从而引起争吵。
 
(2)受到别的孩子的招惹,无奈被迫反击。
 
(3)报复性吵架。
 
不同年龄争吵的形式不同,2岁时大多只是被动地卷入争吵,而到了3岁,就越来越爱主动招惹别人,这大概是宝宝日益发展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宝宝吵闹的原因很多,争抢一个玩具,争首先玩滑梯,对方无意的碰撞,都能招致打闹。宝宝间的打闹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倘若父母只是简单地讲“打架不好”,或训斥一番,丝毫无助于加强宝宝间的协作精神。干预宝宝间的争执,实际上是剥夺了宝宝学习在集体中生活的机会。
 
宝宝们有自己的一套道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彼此合作。在儿童的世界里,大人的推理是无效的。用成人的眼光判断宝宝之间的争执,训斥他们“不许打架”、“打架是坏孩子”等等,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激怒宝宝,使他们形成不良个性。正确做法是,父母把宝宝间的争执当做他们适应集体生活的第一课。除非出现危险性、伤害性的打闹,否则父母不要过多干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