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对学龄前幼儿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

对学龄前幼儿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

2018-08-16 来源:儿科医生妈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并要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团结、友爱、活泼、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德以及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不能忽略学龄前幼儿的品德教育学龄前幼儿尽管年龄幼小,能力稚弱,思想意识还没有成型,但是他们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形成最初步的是非观念、爱憎感情以及行为习惯,这就是道德意识的雏型。这种初步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特征十分重要。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儿童最初获得的印象会使他终生不忘,所以,如果我们想认真地、而不只是在口头上说要培养出能把生活提到更高阶段上的一代人的话,那我们就应该在儿童生活刚开始的头几年对他们非常慎重地进行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培养具有伟大精神和高尚理想的人,因此,对儿童的品德教育从一开始就要符合这个要求。对幼儿进行德育的内容,是向幼儿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并要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团结、友爱、活泼、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德以及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对学龄前幼儿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不能靠讲大道理,而要从一些小事情做起。例如:培养儿童集体主义精神,首先就要教育他们对周围的人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要教育他们尊敬老人,对人要有礼貌,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共同使用玩具。进而再要求他们关心别人,关心集体,愿意为集体做好事。这样,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为集体的利益抑制自己的爱好和要求,克服自私心,加强集体感。
 
培养学龄前幼儿的勇敢精神也很重要。首先,要引导孩子在众人面前能大方地回答问题、唱歌、跳舞、参加游戏,预防注射时不怕痛,不小心打破了器皿勇于承认,到黑暗的房间里去取一件东西不畏缩。当成年人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时,孩子的勇敢精神就能得到发扬。反之,有些幼儿的胆小,却是由于成年人在一些小事上有意无意的影响造成的。如用恐吓的方法使孩子服从成年人的意志,给孩子讲可怕的故事等,都会使幼儿感到恐惧和对自己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形成怯懦的性格。
 
培养幼儿的品德,讲明道理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周围成年人的模范作用。这是由于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模仿性强。因此,对学龄前的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言教往往不如身教。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第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范例就是父母本身的行为。幼儿十分敏感,经常细心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良好的道德品质将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的不良行为,则会给幼儿造成恶劣的影响。
 
有些父母不自觉的自私心理的流露,也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有的父母向孩子暗示“不要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或者威胁孩子,“再不好好吃饭,就给别人吃了。”这些话都会激发孩子的自私心理,不利于孩子先人后已的高尚品德的形成。
 
家长要使儿童已具有的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巩固下来,就不要因为有些事情小而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让步。因为一次让步会逐渐变成一切让步,溺爱孩子,肆意放纵,将使孩子成为、不能接受合理要求的人。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