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一个实验
摘要:我们的一点帮助可能就会对孩子造成深远影响;二是性格的塑造,在这方面,孩子们就像陶工手中的泥土,家长就是塑造泥土的陶工,因而,孩子的性格完全取决于家长。
艺术教育的一个实验
最近,我又观察到一个提供机会进行教育的事例,并取得不同寻常的教育成果。我的一个朋友对“劳动者俱乐部”很感兴趣,于是她接受了那里讲授用粘土做模型的课程。作为老师,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学生就是工厂里的工人,上课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用老师的话说:“只是他们的艺术天赋还没有被毁掉。”——也就是说,从来没有人用拙劣的方法教过他们画画。老师把泥土模型和一两件工具交给他们。此外,作为艺术家,她还教他们要找到对被塑物体的感觉。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学生对创作充满热情,六次课后,他们的作品就堪称艺术品了。艺术可以赋予物体人类的感情,正如一个可爱的小脚印会让你对孩子的小鞋浮想联翩。这位女士谦虚地说她只是发掘出了工人们内在的潜力。实际上她做的要更多一些——她本身的艺术热情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不懈努力。看到老师的热情,学生就会倍受鼓舞。希望我们能够经常考虑这一因素,她足以证明我们的观点,那就是只要得到机会和指导,孩子就能完成教育自己的大部分内容,包括知识方面、美学方面,甚至是品德方面。因为人类天生就有与求知相应的渴望、能力和感情。“劳动者俱乐部”的活动主要是帮助失业者提高社会地位,发掘他们的工作潜力,因而稍加指导,稍加控制,就可以悠然地坐在旁边看着他们去实践。但是实际生活中,教育孩子有两件事必须要做:一是培养能力,在这方面,我们的一点帮助可能就会对孩子造成深远影响;二是性格的塑造,在这方面,孩子们就像陶工手中的泥土,家长就是塑造泥土的陶工,因而,孩子的性格完全取决于家长。
人格是一种成就
一个人的性情、才智和天赋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天生的,但人格却需要努力去培养。每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都要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就。一个家庭或个人的发展轨迹其实就是人格发展的轨迹。我们民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民族性格的魅力。卡莱尔和约翰逊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其文学成就,更在于他们的人格魅力。博斯韦尔的传记就文学成就而言堪称一代宗师,但他在人们心目中又是何种形象呢?
保持性格平衡的两种方式
伟大或渺小都属于人格范畴。如果大家的性格千篇一律,世界就会变得单调乏味。但为什么大家彼此不一样呢?显然,不同的
遗传基因起着重要作用,遗传倾向决定了性格。我们常说一个人或慷慨大方,待人诚恳,或脾气暴躁,顽固不化。这些特点大体上都是家族遗传下来的。但由于环境的影响,祖先中有人的性格会发生一些改变,然后这种变化会继续遗传下去。为了保持性格的平衡,有两种办法:一是教育,二是与不同性格的家庭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