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习惯

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习惯

2018-06-08 来源:安生美儿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孩子还只能趴在床上蠕动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开始对他进行毅力方面的训练。只要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就会用各种方法去鼓励他,告诉他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他就会取得胜利。
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习惯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无论是在生活当中还在学习上都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当遇到这些困难时,如果有退缩之意,就不能继续向前。所以,父母要时常教育孩子,认准一件事后就要尽力而为,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当孩子还只能趴在床上蠕动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开始对他进行毅力方面的训练。只要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就会用各种方法去鼓励他,告诉他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他就会取得胜利。
 
为了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可以给孩子做一个能够引起他兴趣的玩具——一只布做的黄色小猫。先把那只小猫放在孩子前后左右吸引他的注意力,等到他发生兴趣之后就把小猫放在他伸出手差一点就能够够着的地方,吸引他去抓。当孩子老是抓不着并准备放弃的时候,母亲就会推他的脚来鼓励他:使劲儿!使劲儿……这样,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往往会用力蹬几下腿,尽力地将小猫抓住。当他完成这个动作,父母就可以用欢呼和亲吻来庆祝孩子的胜利,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后,当孩子可以爬行的时候,相应增加难度,在他马上就要够着目标的时候,把吸引他的玩具挪到更远的地方,然后鼓励他继续爬着去拿。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孩子很有益处,既培养了他的毅力,又让他练习了爬行,实在是一举两得。当孩子稍大一点开始学习知识后,仍然用类似的方法去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
 
怎样“管”孩子才有效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仅仅停留在“管”这个字上,仅仅让孩子循规蹈距,这样“管”出来的孩子往往没有活力,没有创造性。还有些父母因为顾及孩子的自尊心而不去教育孩子,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
 
在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束上,既要有效制止他的不良行为,又要尽量减小负面影响。这是管教孩子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有一个孩子,非常调皮,处处都让人感觉到他与众不同。这个孩子在吃面包的时候,把面包皮细心地剥下来,然后用手把它捏成一个球形吃掉,而把剩下的部分丢在盘子里。与此同时还得意洋洋地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把面包皮剥下来了。”
 
接着就是母亲对他的训斥:“你怎么总是这样,居然还当着客人的面。”这时,他的父亲似乎也要发怒了。
 
他的父母说:“这孩子真令人讨厌,他不仅喜欢嘲弄别人,就连吃面包也与其他孩子不同。他明明知道我们讨厌他的某些行为,可他偏偏那么做,好像在故意与我们作对。”
 
饭后,专家给他出了一个“对付”孩子的的主意。
 
第二次,这个孩子故意重做,把面包皮剥下来后,照常对母亲说:“妈妈,我把面包皮剥下来了。”可是她的母亲只说了一声,“我知道。”
 
孩子惊奇地说:“你不说我吗?”
 
“不说。”
 
没过多久,这个孩子的父母说孩子现在已经改掉剥面包皮的习惯了,和其他人一样地吃面包了。
 
孩子的那种做法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即使被父母责骂,他也会觉得受了重视。在他眼里,父母的责骂就是一种奖励,而他的做法就是为了这种奖赏。如果父母对他的这一举动不闻不问,毫不关心,他便会自觉无趣,这样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就改掉了。
 
还有一个小男孩,沾染上了说粗话的习惯。他母亲当然觉得很讨厌,很快就加以制止。谁知,孩子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他的母亲气得不行,最后干脆懒得理他。孩子发现这样做已经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也就慢慢地不说了。
 
总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坏习惯,比如任性、自大、爱捉弄人,甚至损坏财物等等。面对这些问题,父母应该采取不同的办法去加以解决,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