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小儿腹泻 > 育儿科普|肠套叠--危及生命的急腹症

育儿科普|肠套叠--危及生命的急腹症

2018-04-09 来源:儿科医生的育儿手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婴幼儿发生肠套叠前常为正常状态,突然出现阵发性哭闹烦躁不安,腹痛可引起辗转不安、屈膝缩腹。在两次哭闹之间有10~20分钟的间歇期可无不适、正常玩耍。
麻麻问:“打扰一下,我儿子他现在病了,你能帮我看一下吗?他今天早上拉大便还行,但是这一天都精神不太好,只想睡觉,下午去医院的时候也还行,在那笑一笑,但今天就一直吐,而且越来越重,刚刚拉的大便就是那种红,跟豆腐乳似的。”
 
懂肠套叠
 
图示近端肠管嵌入临近的另一段肠管内,引起肠梗阻。套入部上方的肠腔内容物滞留无法通过肠道引起呕吐。本病为3月~6岁儿童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大约60%的患儿年龄小于1岁,80%的患儿年龄小于2岁。本病在新生儿罕见,宝宝满1月后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率逐渐上升于4月~9月到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

婴幼儿发生肠套叠后有哪些表现?
 
婴幼儿发生肠套叠前常为正常状态,突然出现阵发性哭闹烦躁不安,腹痛可引起辗转不安、屈膝缩腹。在两次哭闹之间有10~20分钟的间歇期可无不适、正常玩耍。
 
多数婴幼儿早期伴有频繁呕吐,呕吐物常为奶汁及食物,晚期呕吐物中含有胆汁。
 
在肠套叠早期可排出正常大便,然而很少有肛门排气。部分患儿常在发病后6~12小时排出血便,坏死脱落的肠道粘膜、肠道出血混合在一起,呈红色果酱样大便。

医生如何诊断肠套叠?
 
对于不明原因的哭闹、烦躁,若伴有频繁呕吐、血便等情况,医生需要高度怀疑婴幼儿是否为肠套叠。典型的患儿(最常见的类型:回肠-结肠套叠或回肠-回肠结肠套叠),结合病史、腹部触诊扪及腊肠样包块,足于诊断。肠套叠引起的包块常位于右上腹,包块长轴呈横向。因婴幼儿剧烈哭闹,查体不配合,并受医生个人经验的限制,并不一定能准确扪及腹部包块。
 
对于没有血便的宝宝,在疼痛缓解的间歇期,直肠指检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指套上发现粘液血便,支持肠套叠诊断。
 
一部分婴幼儿发病后,可以仅表现哭闹、烦躁,而不伴有频繁呕吐、血便,可以选用腹部超声检查筛查。腹部超声作为一种敏感的筛查和诊断方法,既简便快捷又无辐射、无创伤。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使用超声探头扫描到肠套叠的横切面呈“靶环”、纵切面呈“套筒”等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超声学改变。对于高度怀疑肠套叠的患儿,B超检查若为阴性,还可进一步行腹部X片、诊断性空气灌肠等放射性检查,争取早期治疗,立即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