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推拿方法
摘要:临床上,一般推、运、摩、揉运用时间长而次数多;按、掐、捏操作时间短,次数少。下面对手法简单做一个介绍,然后再给大家分享肌张力低的推拿方法。
小儿
推拿手法要达到
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基本要求,而且要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做到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快而不乱,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适达病所。
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很多,我们常用推(直推、旋推、分推)、拿、揉、运、掐、按、摩、捏挤、捏脊、摇、捣等法。
临床上,一般推、运、摩、揉运用时间长而次数多;按、掐、捏操作时间短,次数少。下面对手法简单做一个介绍,然后再给大家分享肌张力低的推拿方法。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主要特点是肌张力低下,抗重力肌
发育障碍,自主活动的能力低下,呈软瘫状态。
推拿治疗时宜给予稍强手法刺激如快速牵拉、挤压、推压、拍打、叩击、擦刷等,以提高肌张力。
(一)治疗原则
健脾和胃、活血生肌、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二)操作
上肢部:
1.取穴:肩髃、臂臑、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列缺、合谷,肩及上肢部。
2.主要手法:拿捏、推揉、滚,按压、挤压、扒打、叩、擦法。
3.操作方法:仰卧位。
●用拿捏法或推揉法用于肩及上肢部的手三阴经络,手三阳经络。反复操作3-5遍,同时配合稍快速的上肢各关节被动活动。
●推压或挤压肩,肘,腕关节各半分钟。
●用指按压以上腧穴,每穴半分钟,以酸麻胀得气为宜
●用拍打法或叩击,滚法,作用于上肢,从上向下,反复3-5遍。
●用掌擦肩部及上肢部,以透热为宜,推压,捻五指。
胸腹部:
1.取穴:中府、中脘、气海、关元,腹部
2.主要手法:按揉、摩法
3.操作方法:仰卧位。
●顺时针按揉腹部约一分钟。掌摩或指摩腹部约三分钟
●用指按揉以上腧穴,每穴约半分钟,以酸麻胀得气为宜
腰背部,下肢后侧部:
1.取穴及部位:肺俞,肝俞,胃俞,脾俞,命门,腰阳关,八髎,环跳,居髎,承扶,委中,承山,飞扬,督脉,足太阳
膀胱经第一条测线,下肢后侧部。
2.主要手法:按压,滚法,拿捏,拍打,叩击,推,擦法。
3.操作方法:俯卧位
●用双手或单手掌根部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测线,下肢后侧部,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按压及以上部位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
●拿捏,滚揉下肢后侧部,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
●用指按压以上腧穴,每穴约半分钟,以酸麻胀得气为宜。
●用拍法或叩法,滚法,作用于腰背部及下肢后侧部,从上向下,反复操作3-5遍。
●用掌擦法作用于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侧线,下肢后侧部,及透热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