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类型 > 其它疾病 > 婴幼儿发热常见皮疹

婴幼儿发热常见皮疹

2018-03-12 来源:药香小屋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七个月的宝宝,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发起高烧来,体温直接超过39度,口服退热药后四小时又直飚40度,无任何外感症状,精神欠佳,大小便正常。
婴幼儿发热常见皮疹
 
医案:
 
七个月的宝宝,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发起高烧来,体温直接超过39度,口服退热药后四小时又直飚40度,无任何外感症状,精神欠佳,大小便正常。
 
面诊后处方升降散加味,一日三次。服药过夜后热退身凉,又过一天,妈妈惊慌的发现宝宝全身红色疹子,电话来问,告诉妈妈不必担心,这是热退疹出,是出疹的顺证,一天后疹子会退去,皮肤不会留痕迹,通过顺利出疹,宝宝身体会更加健康,这种疹型西医叫婴幼儿急疹。
 
得了婴幼儿急疹,必须要经过几天高烧、热退疹出的阶段。在没有出疹子单纯高热阶段,带着患病的孩子反复跑医院,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复杂化。乱给孩子服药,不但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还加重病情。
 
小儿发热相关的皮疹种类很多,大部分是需要紧急诊治,这些皮疹类疾病常属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多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应及早诊治,适当隔离。
 
本文就常见发热型皮疹得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做些总结,让做人父母的心中有数,碰到孩子有此类疾患时能从容面对,不至于恐慌万分而采取了不当治疗。
 
发热相关的皮疹,通常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以发热后出疹先后的顺序为主来判断皮疹的种类,当然,时间顺序不是绝对的,最准确的还是要看皮疹的类型进行辩证确认。

一、发热第一天出疹
 
发热第一天在孩子的皮肤上发现皮疹的通常是水痘和和风疹。
 
1.水痘
 
水痘通常在幼儿园、小学会有这种病的小范围流行。通常发热第一天即可在孩子的皮肤上发现皮疹,开始为红色斑丘疹(略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点状疹子)或丘疹(不高出皮肤表面),数小时后变成椭圆形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
 
所以孩子如果有发痒皮疹,同时有水泡形成,应考虑为水痘。水痘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儿童群体中传播。
 
水痘的特点是新出的小红斑、水泡及结痂这三期皮疹同时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可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特点之一。当所有水泡都结痂后,疾病就不会传染给他人了。
 
水痘不能挠,挠破留疤痕,要让孩子日后当靓仔美女的父母要特别的注意护理。
 
2.风疹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躯干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称“三日麻疹”。
 
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个别患者出疹呈出血性,伴全身出血,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增高所致。出疹期常有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脾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为典型的临床特征。肿大淋巴结有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有时风疹患者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已发生肿大,消退较慢,常持续3~4周。疹退不留色素,无脱屑。仅少数重症患者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大块脱皮则极少见。疹退时体温下降,上呼吸道症状消退,肿大的淋巴结也逐渐恢复,但完全恢复正常需数周后。
 
风疹一般表现为淡红色斑点的皮疹。在孩子耳后、枕后及颈部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很可能是得了风疹。严重者会并发风疹脑炎,预后凶险。

二、发热第二天出疹
 
通常发烧第二三天出疹子多见猩红热,当然还要看疹子的形状来辩证确认。
 
猩红热
 
该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首先表现为发热、咽颊和扁桃体发炎: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病初起时,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莓舌”。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均匀的小米粒样的成片皮疹。用指甲轻轻划试皮肤,可见明显红肿划痕,医生称为皮肤划痕阳性。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中医根据其症状形象得称为“烂喉痧”。喉咙溃烂,全身出痧。
 
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1%~2%患儿在1~3周后可发生急性肾炎,0%~3%可发生风湿热。
 
此病特点:细菌感染,高热,中毒症状重,喉咙烂,全身痧。
 
三、发热第四天出疹子的麻疹
 
通常发热三四天之后才出疹的常见的是麻疹、婴幼儿急疹。
 
1.麻疹
 
麻疹在前期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黏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出疹顺序也有特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水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淤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黏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麻疹常并发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可使结核病恶化,造成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症,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虽然小儿常规预防接种中有预防麻疹的疫苗,但接种后若干年仍有再患麻疹的可能。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在出麻疹时,其皮疹很可能不具备上述的特点,医学称之为不典型皮疹。
 
2.婴幼儿急疹
 
婴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一般2岁以内的孩子比较容易感染发病,尤其以1岁以内的宝宝最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因此也叫烧疹或婴儿玫瑰疹,中医也叫奶麻。
 
老人家叫“烧疹子”,因该病起病很“凶猛”,小儿突然高烧,可达39~40℃。个别患儿病初有因高热发生抽风的,一般仅抽一次,时间很短,抽风后仍然一切如常。查白细胞也不高,嗓子有点红,常在耳朵后面或枕骨后两侧可摸到黄豆大的淋巴结,孩子发烧一直不退,吃药、打针都无效,等烧到3~4天突然退烧,全身出粉红色的斑丘疹,面前和四肢疹子较少或无疹,本来伴随发烧出现的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也随着烧退疹出逐渐消失,1~2天疹退后不留痕迹、不脱皮,这就是幼儿急疹的特点。
 
这个病最大的特点——热退疹出。烧退了,疹子就出来了。高热时可惊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