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说说小儿的积食

说说小儿的积食

2018-03-12 来源:自得欣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积食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摄入过多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为什么会出现积食了?这需要先先说一下脾。
今天说说小儿的积食,先说一个病例。一个孩子发烧好多天了,各项检查都没有什么问题,就是高烧不退,吃了退烧药后退几个小时,然后就还是高烧。于是求助于中医。医生了解到在一次家庭聚餐中,孩子吃了很多东西。医生分析这可能是食积导致的,嘱咐她只需要多买焦三仙各六克、炒鸡内金六克,给孩子熬水喝。结果,第二天晚上孩子烧就退了。为什么孩子烧了那么多天,用点消食导滞的就退烧了呢?原来,这就是积食为患。
 
什么是积食呢?
 
积食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摄入过多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为什么会出现积食了?这需要先先说一下脾。中医的脾跟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脾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器官。而中医的脾包括西医的脾和胰两个脏器。它的功能包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负责生血,还负责统血,还负责统水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是负责运化食物。运化食物就是把这些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输送。这种输送有两个方面。

什么是运化呢?
 
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消”就是将食物拆分。“化”就是将食物转化成可以吸收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化”。
 
为什么叫“脾主运化”呢?因为“化”之后,还有“运”。当脾把食物给化成可以吸收的物质之后,脾还负责把它送往全身各处。其中,食物化成一些好的东西叫精微物质,其中清轻的物质往上走,向上输送到心肺,成为气血化生的来源;另外一方面是输送到全身,濡养四肢百骸。有一些重浊的物质向下走,其中糟粕会被排出体外。
 
关于孩子的脾胃
 
小孩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所以,积食的孩子特别多。
 
积食的分类
 
积食也会有分类,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积在胃部更多,因为胃不能受纳了;有的孩子却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这往往积在脾更多,脾无力运化了,身体缺乏营养,于是孩子就开始要吃更多的东西,可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最后就都泻出去了。
 
积食还会分出寒热来,如果孩子的身体偏于阴虚,那么积食以后,积滞容易化热,导致湿热积滞为患;如果孩子素体阳虚,则积食很容易伤到脾阳,导致孩子的阳气不足,形寒肢冷,这样的情况一般比较严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积食还分有形的和无形的。有的是积滞的食物还在,这往往是刚刚吃的,是急症,比如孩子吃喜欢吃的奶油蛋糕吃多了,吃了半个,第二天发烧感冒了,此时是有形的积食还在,这是有形的,此时只需要把积滞清掉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这往往是慢性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此时可能具体的食物有可能不多了,这叫脾虚夹积,还有点有形的物质,还有的时候是积滞的食物早已不在了,但是脾胃却依然无法正常运行,这种孩子正气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反复外感,这种情况就是“无形之积”了。如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喂养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的营养障碍。
 
积食有哪些表现呢?
 
积食的症状是:舌苔中间会开始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一样的变厚的圆圈;口中的异味,嗳气,反出酸腐的味道,严重的还会呕吐;大便的味道特别臭,会有酸腐的味道;厌食,容易烦躁啼哭,晚上睡觉不安稳;如果孩子会形容自己的身体情况了,会说自己脘腹胀满。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