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添辅食的时候孩子老生病,爸妈错在哪儿

添辅食的时候孩子老生病,爸妈错在哪儿

2018-01-23 来源:健康去哪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因为母乳里含有任何乳品中都无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质。其中有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生长因子等,是任何奶粉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孩子一出生,爸妈就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吃,穿,用,那都是头等大事,很多孩子半岁以前还都是健健康康,白白胖胖的,但是到了半岁以后,差异就出现了,有的孩子是象小树般茁壮成长,
 
  一天一个样,有的孩子却是从半岁后开始,爱生病、反复生病!妈妈会问了,这是为什么呢?健康去哪了?错在哪儿啊?
 
  告诉你吧,就错在你乱添加辅食上!
 
  既然妈妈这么问,我就反问妈妈几个问题吧。
 
  母乳喂养好,妈妈知道好在哪里么?
 
  因为母乳里含有任何乳品中都无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质。其中有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生长因子等,是任何奶粉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妈妈及时增加辅食了么?
 
  营养良好的乳母每日平均泌乳量为700—800亳升,可以满足6个月以内婴儿的营养需要,但6个月以后,孩子大了,有些依然以母乳为主,妈妈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所以营养跟不上了。
 
  添加辅食的时候,妈妈对机遇把握好了么?
 
  一般都建议孩子4-6个月添加辅食,但到底什么时间添加最合适?因为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发育的早些,好些,可以4个月就添加,有些天生消化不太好,就6个月吧,妈妈们可以根据观察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增加。孩子体重增加已经达到出生时候的两倍、孩子可以坐起来了、孩子一天之内可以吃1000亳升奶,月龄已达到6个月,符合上面情况之一的,都意味着可以添加辅食了,
 
  添加辅食时候,妈妈操之过急了么?
 
  比如:买来米粉,是不是就按照说明书,一次五六勺冲给孩子喝了?
 
  这样可不行,孩子本来在从吃母乳往辅食上过渡,要逐渐适应,有些孩子肠胃不好,甚至有些天生就对米粉类的过敏,你这么一上来,冒冒失失的给孩子一喝,说不定第二天就不舒服了。所以妈妈们要先试着给孩子先用一两勺的量,观察孩子、两三天并没有什么异样,每天多增加点,等五至七天的实验后,再开始放心的按推荐量吃吧。
 
  我家宝宝应该吃什么?妈妈搞明白了么?
 
  现在是信息时代,在添加辅食之前,估计妈妈都已经翻阅很多资料,四个月应该吃啥,六个月应该吃啥。但是这都是照本念经,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添加。很多资料都说四个月就可以吃蛋黄了,但对于有点消化功能不好的孩子还真不行,特别是妈妈这么一上来,就弄一个鸡蛋黄给孩子吃,第二天就发烧了,这就是食积了,如果不注意,孩子这么不断食积,肠胃功能就会慢慢变差了。妈妈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吃过一种辅食后,舌苔和大便有什么变化,如果孩子很正常,那才可以吃,最好是先让孩子吃上那么两口,三五天以后没什么异常再给孩子吃吧。
 
  辅食添加的量,妈妈掌握了么?
 
  由于孩子本来就吃着母乳或者喝着奶粉的,虽然4-6个月应该添加辅食了,但是孩子是一天一天长大的,应该先从少量增加,不可一概而论,本着三餐两点的增加方式,两餐之间加一餐,先少量增加,观察孩子吃过后,多久才饿,逐渐摸索出自己孩子的食量和时间。
 
  添加辅食的种类顺序,妈妈明白么?
 
  孩子脾胃娇嫩,胃肠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妈妈应该先给孩子增加米、面之类的,然后是蔬菜,水果之类的,最后才是肉蛋奶之类的。(酸奶一般建议一岁后才可以喝)让孩子逐渐适应,慢慢开始吃各种食物。
 
  做辅食的方法,妈妈掌握了么?
 
  米类的,先做成米油类的给孩子喝,孩子大一点,可以做成米粥,干饭类的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因为不好消化。蔬菜之类的,先煮成汁给孩子喝,孩子大些做成泥。蛋类的,先做成鸡蛋羹,适应后再吃煮鸡蛋、最后做点鸡蛋煎饼也不错。鱼肉类的先做汤,开始只给喝汤,慢慢的可以吃些肉末,孩子大些可以做成铰子包子类的,多加入蔬菜类(因为蔬菜类含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加快肉类的消化时间,以防食积)。
 
  让孩子尽量多吃面食、蔬菜、水果,少吃肉。做到三餐两点,都要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环境吃饭,养成不挑食、定时定量的好习惯,6-24个月,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黄金转折点,这18个月,孩子的身高会增长22厘米以上,体重会增长到出生时的4倍,会萌出18颗以上的乳牙,而且还要经历断奶这一重要饮食改变,能够正确精心的增加好辅食,对孩子牙齿萌出,身高体重的增长,会有无可限量的帮助。
 
  孩子的消化系统要到七岁后才能真正发育完全,建议孩子七岁之前,妈妈们尽量给孩子们单独做,尽量做的软、烂,容易消化。最后,祝愿孩子们都有一个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好的肠胃。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