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宝宝发热,家长的脑袋别“发烧”

宝宝发热,家长的脑袋别“发烧”

2018-01-06 来源:人一生健康工作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缺乏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的任何国内外研究证据和文献报道,反对激素用于儿童退热。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诱发加重感染
  别用我们无知的爱伤到了孩子。
 
  发热的药物选择
 
  宝宝发热的药物选择:科学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损害。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合理使用安全性高。
 
  1、发热是报告宝宝身体状况的警报信号,不要一发热就马上吃退热药。
 
  2、当宝宝发烧时,精神、饮食比较好,无其他不适,不建议服药。
 
  3、当儿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药物治疗。
 
  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体温超过38℃时即可采用退热药物治疗。
 
  常用退热药物: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服用方法】布洛芬5-10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10-15mg/mg/次,口服,服药间隔4-6小时。持续高热不退时,两种药物可交替服用,每4小时交替使用。
 
  布洛芬有较强的退烧作用,会导致大量出汗,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者,肝肾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目前缺乏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的任何国内外研究证据和文献报道,反对激素用于儿童退热。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系统,诱发加重感染,并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治。也会导致体温大幅度下降,造成虚脱、水电解质紊乱、脱水热。
 
  几种常见发热的应对策略
 
  一、感冒发烧
 
  二、幼儿急疹
 
  三、接种疫苗后发热
 
  四、扁桃体炎
 
  五、急性胃肠炎
 
  生长热:有一种发烧叫“变蒸”
 
  小儿变蒸学说首见于王叔和《脉经》,后世医家多有阐述,也存在着争议。孙思邈在《千金方?少小婴孺方?序例》中记载:“小儿所以变蒸者,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竟辄觉情态有异。其变蒸之候,变者上气,蒸者体热。变蒸有轻重,其轻者,体热而微惊,耳冷尻冷,上唇头白泡起如鱼目珠子,微汗出。其重者,体壮热而脉乱,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辄吐哯,目白睛微赤,黑睛微白。”
 
  根据历代医家描述,小儿变蒸其实是指2岁内的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出现的一种自我调整、自我适应的生理变化。又称“生长热”。
 
  曾经有一段时间,经常半夜里被电话叫醒,“任医生,我女儿突然发烧了怎么办?”我问她”孩子多大了?精神怎么样?有没有其他症状?”她说:“给孩子喂奶时发觉孩子口气较热,身上发烫,量了体温38度多,精神挺好,没有其他症状。”我告诉她:“不碍事,只要多喂水就可以。”
 
  新手妈妈每次遇到宝宝发烧都很苦恼,尤其是经常反复发烧的宝宝,真的让父母非常头痛,经常要到医院打针输液,宝宝遭罪,妈妈受累。许多妈妈都很纳闷,宝宝平时营养很好,体重、身高、玩乐都很好,可是宝宝为什么老爱生病呢?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好好思量一下了,您可能一直在和“变蒸热”较劲呢。
 
  “小儿变蒸”是中医的一个古老的医学知识,是宝宝自然而然的成长发育,是从弱到强、逐步适应新环境的一个过程。这样的发热有一定的周期性,有时不易被父母察觉就过去了,有时在偶然的情况下被捕捉到。有的孩子在这个正常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伴有出汗、呕吐、哭啼、烦躁、口唇水疱、哺乳或饮食减少、多日不排便等类似疾病的症状,只要精神很好,这都不是真的生病。若是过于担心、错误治疗,可能真的会伤害到孩子的健康。
 
  “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医者父母心,在幼儿健康问题上,医生和父母都要谨慎入微,详察形候,纤毫勿失,临事不惑,用心呵护宝宝,让其茁壮成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