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意识-孩子固执己见的时候怎么办?

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意识-孩子固执己见的时候怎么办?

2017-12-18 来源:春雨育儿百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孩子固执只是表面现象,成长是一个过程,孩子出现状况总有一定的原因。当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动机,抱着理解的态度,不和孩子硬碰硬,巧妙地用其他办法调和,结果会不一样。
  面对孩子一些常见行为,90%的家长应对策略都是不可取的!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信任感、缺乏自我、不自信、没有权利意识、缺少自制力!让育儿科学大百科来告诉您,该怎么科学的应对孩子的这些行为。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爸爸妈妈会觉得自家的孩子很倔,很多事情你不让他做他偏要做,跟他讲道理还不肯听,固执得很。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性格,大多是天性使然。但是儿童教育学家认为:固执其实还是有一些积极作用的,例如孩子会比较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轻易被别人的三言两语动摇。还有就是,固执的孩子做事情会更加专注,他们能够专心做某件事情。而如果孩子还具备有很好的耐力,能够持之以恒,那他一定会有很多“成就”的。然而,要达到美妙前景的路程并不平坦,需要父母持有更多的耐心和适宜的方法去引导。
 
  孩子固执只是表面现象,成长是一个过程,孩子出现状况总有一定的原因。当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动机,抱着理解的态度,不和孩子硬碰硬,巧妙地用其他办法调和,结果会不一样。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孩子的责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
 
  让我们先找找原因,了解一下孩子固执背后的心理秘密。
 
  1.有的孩子很小就有固执的性格成分,是因为遗传因素,而大部分是跟早期家庭教育不当有关。造成孩子性格固执普遍有三种原因:
 
  家长惯出来的。有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予的关怀和爱护太多,孩子有什么要求,无论正确与否都一律满足。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错误认识,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话,就会大哭大闹。这个时候家长妥协,就助长了孩子的固执。
 
  家长打骂出来的。有些家长非常严格,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只要孩子稍微有点过失就打骂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逆反心理,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要反抗,形成固执的脾气。
 
  家长暗示出来的。孩子有时候耍些小性子、发个脾气很正常,却被家长认为“犯倔,任性”,人前人后讲孩子怎么不听话,给孩子贴标签,久而久之,孩子接受暗示,真正变得固执了。
 
  2.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
 
  孩子3岁左右,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主观意识越来越强,喜欢说“不”、“我就要”。这表明孩子已经进入“执拗敏感期”,这不能说是坏脾气。他只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事事都要依靠你:穿衣服、吃饭、到外面去玩都要听从你的安排。他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愿望,以为(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只是无意识地以为)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不需要再求助于人。而且,他希望别人也能知道这一点,但往往很多想法和行为会与成人的主张产生冲突。他们的思维发展能力有限,无法去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个时候,他会非常委屈、失望,语言表达能力又不够,只会用哭闹来表示反抗。而与此同时,其实妈妈们也可以用好的方法让孩子守规矩。
 
  你一定要这样做:
 
  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耐心地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如果处理不当,一味顺从或压制都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招数一:对于孩子的固执不要一味压制。
 
  一个什么都要自己做主、不肯妥协的孩子,其实长大之后更容易成为具有独立性格、自信和坚强的人。如果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他屈服,一味压制,他的反抗可能就会越强烈,而且容易造成孩子任性、纠缠不休、固执等人格特征。如果孩子的执拗是合理的,比如他坚决不让你给他穿鞋,你就让他自己穿好了。先让他自己做一回主,当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时候,会重新回来找你帮忙的。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有一点富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如果孩子的固执不合理,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态度,装作若无其事,等孩子平静下来再跟他讲道理。
 
  招数二:对于孩子的固执要巧妙诱导,灵活处置。
 
  家长要分清哪些事允许孩子自己做主,哪些事为了避免出现危险,应该如何巧妙诱导孩子不做。给他一定的自由,满足他想独立的愿望,可以让你免遭这个“小暴君”的折磨。你既要理解孩子,又要给他一些规矩。
 
  招数三:对于孩子固执带来的后果不要讽刺,要帮助。
 
  在孩子无法自己完成自己固执想做的事时,又回来求你帮忙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你不行!”而要说:“没关系,妈妈很乐意帮助你。”让他明白,在自己做不到的情况下,接受一下别人的帮助并不是什么坏事。学习本身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如果孩子意识不到这一点,今后怎么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呢!
 
  名师看点:
 
  固执和执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执著是优点,不要当成固执来指责,否则就阻碍了孩子成才。因此,不要错判孩子,独立愿望强烈是一种优点,家长不要剥夺孩子的这一权利。如果孩子确实是固执,就要从小修订,但是家长要注意采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慢慢引导。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