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儿童用药 >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017-11-29 来源:儿研所感染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当前,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在2016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细菌耐药问题被列入主要议题,并写入最后公报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卫生计委等部门《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儿科专业学会的学术优势,完善儿童用药数据,促进儿童用药安全科学合理使用,保障儿童基本用药需求,于2015年组建了国家卫生计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
 
  当前,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在2016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细菌耐药问题被列入主要议题,并写入最后公报,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上,世界各国对细菌耐药问题进行了讨论,成为联合国大会有史以来讨论的第四个卫生议题。细菌耐药问题已经从卫生领域扩大到了政治、经济领域。国家从政治、经济影响、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建设小康角度出发,已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为落实《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有关内容,国家卫生计委组建了由钟南山、赵玉沛两位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另29名相关领域专家担任委员的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
 
  小儿患者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氨基糖苷类:该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个体化给药;2.糖苷类:该类药物有一定肾、耳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3.四环素类: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4.喹诺酮类: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细菌耐药的原因很复杂,抗菌药物滥用所造成的压力使细菌产生获得性耐药,如产生各种灭活酶或钝化酶、抗生素结合位点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泵出机制。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近年来发现细菌表现为生物被膜的多细胞结构群体也是临床上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重要原因。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约65%的感染性疾病与细菌生物被膜有关,这也是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新挑战。细菌生物被膜是指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的由细菌自身产生的胞外多聚基质包裹的菌细胞结构群体。与浮游细菌相比,生物被膜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抗性可提高10-100倍,现有药物难以清除生物被膜,造成感染反复发作。
 
  1929年英国AlexanderFleming(弗莱明)发现青霉素,1939年HowardFlorey和ErnstChain分离获得青霉素,用于动物实验,1942年青霉素首次用于救治战伤患者,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1950年大量抗生素用于临床。然而在大量滥用抗菌药物的今日,一些过去很容易治疗的细菌感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有效的抗菌药物已经不能有效控制这些细菌的感染。其将出现的后果:1.诱导和选择耐药细菌生长,滥用抗菌药物是引起耐药的首要原因;2.导致医院内感染且难以控制,近年来以耐药菌和条件致病菌导致医院感染的问题日趋严重,因医院感染而增加住院病人的死亡率、额外的住院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3.抗菌药物滥用导致严重的二重感染,尤其是机会致病菌感染、真菌感染等,而且使病情复杂化。最终导致新病原体不断出现(新型肝炎、疯牛病、霍乱0139、环孢子菌病、隐孢子菌病),老病卷土重来(肺结核、疟疾、鼠疫、霍乱、黄热病、登革热),免疫缺陷人群不断增加(机会性真菌和呼吸道病毒性肺炎),细菌耐药愈演愈烈(PRSP、MRSP、MRSA、VER、ESBL、SSBL、金属酶、MDR结核菌)。
 
  但人们普遍对其危害性知之甚少,由于开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远没有耐药细菌产生的速度快,照此下去,有专家估计,中国人将可能自食恶果,率先进入“后抗生素时代”,亦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黑暗时代,那绝对是一场重大灾难,今天不觉醒,明天我们将无药可救。
 
  故建议各位家长在医院就诊时,当医生开具抗生素之前,要让其出具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我们也可以要求化验血常规、CRP、降钙素、支原体、影像学(胸部平片、CT)等检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