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而制订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及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或根据家长自己的意愿,有时也进行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脊髓膜炎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流感杆菌疫苗、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的接种。
预防接种可能引起一些反应:
介苗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侵润,8-12周后结痂。若化脓形成小溃疡,腋下淋巴结肿大,可局部处理以防感染扩散,但不可切开引流。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接种后有极少数婴儿发生腹泻,但多数可以不治自愈。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接种后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或伴有低热、疲倦等,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若全身反应严重,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麻疹疫苗接种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可在6-10日内出现轻微的麻疹,予以对症治疗即可。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后很少有不良反应。个别人可有发热或局部轻痛,不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