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抽动症并发强迫症(二)

抽动症并发强迫症(二)

2017-08-08 来源:海夫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这是最近向我求助的个例,在我接触的个例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可以说堪称经典。最开始孩子的抽动症并不厉害,只是有轻微的症状表现,比如扭头,耸肩之类非常普通常见的身体动作表现。
  “在抽动症中,强迫症是抽动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要全面了解抽动症,对于抽动症并发强迫症的情况需要了解。抽动症并发强迫症的情况比较常见,尤其在青少年抽动症中。
 
  一个抽动症并发强迫症的例子
 
  这是最近向我求助的个例,在我接触的个例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可以说堪称经典。最开始孩子的抽动症并不厉害,只是有轻微的症状表现,比如扭头,耸肩之类非常普通常见的身体动作表现。
 
  2015年12月12日家长坐飞机来青岛参加我举办的第一个抽动症分享交流会,按理家长如此重视说明是认同我的理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家长对于孩子普通的身体动作表现非常不能接纳,可以说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家长飞来青岛只是想从我这里获得什么秘密和绝妙的方法能立刻消除孩子的症状。分享交流会后家长有和我交流,我也如实表达了我的意思,面对抽动症欲速则不达。
 
  一年后,好好的一个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孩子现在15岁,初三,目前休学在家。
 
  现在孩子的抽动症症状表现依旧不明显,只有轻微的身体症状表现,最多表现的是强迫,比如吐口水,刚开始不频繁,拜父母所赐,父母用了糟糕而错误的方式方法面对,导致吐口水越来越严重,发展到后来两、三节课能吐湿一件衣服。
 
  另外的强迫表现在强迫思维上,比如:孩子有一次骑车从夹竹桃下经过,于是有了糟糕的感觉,感觉自己中毒了,一定要去看,否则觉得会死掉。
 
  无知者无罪,然而无知给人带来的伤害有时候是可怕的。
 
  无知的父母又一次用了错误的方式面对孩子的表现,于是孩子越来越严重,严重到觉得灰尘都有毒,灰尘进到嘴巴里,自己就会毒死。
 
  让我们来看看具体详细的过程
 
  初期发现抽动症
 
  家长刚发现孩子有奇怪的身体动作时便去了医院,医院确诊孩子有抽动症。应该来说并不是确诊的时候孩子才有症状表现,也不是确诊的时候才开始表现,以前就有也有表现但是太过轻微,没有人注意也就更不会在意。
 
  这次被家长注意到,不知道是幸福还是不幸。在医院确诊后,家长开始茶不思,饭不想,每天百度。刚开始的经历或者大家都差不多,家长百度到很多内容,有悲观的、绝望的;有恐怖的、可怕的、危言耸听的;有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描述;当然家长也百度到了海夫人。
 
  家长开始失眠,整夜整夜的睡不着,除了焦虑还是焦虑,家长的世界崩塌了。
 
  孩子从小体质不好,所以从小到大的带养过程是精细化带养,精细化带养并不能让孩子的体质好起来,反而会让孩子进入一种更脆弱的模式。家长本身也属于敏感型焦虑类,心小,世界也小。
 
  好面子恐怕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家长也有这个特点,特别害怕别人知道孩子有抽动症,不光是害怕了,简直是恐惧,恐惧这个秘密被人知道。
 
  抽动症并发强迫症
 
  家长心念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知道孩子是否就有了感应。家长特别焦虑孩子的身体动作是否会厉害起来,会夸张起来,家长小心翼翼每天观察着孩子。在精细化方式带养长大的孩子,此刻更被精细化的关注,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家长自己都要定格成为一个公式。
 
  如家长所愿,孩子的身体动作一直平淡,没有厉害起来,可是某一天孩子突然开始吐口水。
 
  刚开始不厉害只是偶尔吐,但是每天都会吐。
 
  家长有点奇怪也纳闷,内心那颗时时悬着的弦再度绷起来。
 
  百度,天啊!好像是属于强迫症。抽动症还没解决强迫症又来了,让人可怎么活!
 
  家长不知道,抽动症并发强迫症的时候,抽动症和强迫症本身都是属于一个总体的内部意志的驱使力,当这股力量更多用抽动障碍的方式表达和表现出去的时候,那么用强迫方式表达和表现的就少;当这股力量没有用抽动障碍的方式表达和表现时就有可能用强迫障碍的方式表达和表现。
 
  家长的心念阻止了孩子用抽动障碍的方式表达和表现这股力量,那么孩子就用了强迫障碍的方式来表达和表现这股力量。
 
  家长在一开始用焦虑和强有力心念的方式阻止孩子抽动障碍的表达,接着家长用了同样的方式阻止孩子强迫障碍的表达。
 
  抽动障碍可以短时间干扰和阻止,不会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然而强迫障碍,如果你去反对,一旦你把属于你自己的强迫当敌人,强烈的去反强迫,和强迫对着干,那么强迫这股力量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逆生长。你越是反强迫,越是和强迫意识对着干,越是去对抗,强迫这股力量在反复纠结的情况下只会更加壮大。
 
  可悲的家长真是这样做的,家长的心念和执著有多重,家长就给予孩子的强迫增加了多少力量。家长不再关注抽动症了,家长反复说的都是:“。。。别吐口水了,别吐了,看看,多脏啊!。。。”,嘴上不说的时候,心里就在念叨。家长的想法很简单,不就是吐口水吗?不吐不就行了,不吐了就什么事没有了。
 
  可怜的孩子哪里知道如何面对父母的反对,好像父母说的也没有错,是自己错了,怎么老是吐口水呢?一旦孩子认为自己错了,自己吐口水这个行为是错的,并且在父母反复的说教下,孩子会渐渐产生罪恶感,对吐口水有罪恶感。于是这个本来没有什么的简单行为会被强化,然后慢慢固定下来。
 
  我小时候也经历过吐口水,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没有原因的突然就开始吐,嘴巴里总是有多余的口水,非要吐出去,不吐就难受。我妈妈也说过我,但是那时候是多子女家庭,父母是双职工每天很忙碌,家长没有时间盯着孩子。妈妈说过我两次我还是那样,她就没管。我爸爸就更不在意他很可能都没印象,在他看来人只要有饭吃,能吃饱就什么事没有。我就那样吐着口水,有时候遇到别的大人也会讨厌的看看我,但是总的来说没有引起多少多么过分的尴尬。吐了多久不知道,怎么好的也不知道,某天突然就不吐了,嘴巴里再也没有多余的口水,不需要吐了。
 
  家长的阻止并没能让孩子吐口水的情况减少,家长更加郁闷和焦虑,然后是各种担心,口水多脏啊!千万别乱吐。哎呀!这孩子怎么了?
 
  家长想什么来什么,刚开始孩子真没有乱吐,挺正常也合理,后来不行了,得吐干净的地方,马桶、垃圾桶、地上不干净,不能吐。那吐哪里呢?床上,沙发上,衣服上。
 
  孩子的症状表现一步一步发展并没能让家长醒悟,家长继续在错误的路上狂奔。
 
  吐口水后的延伸
 
  一天孩子骑车外出经过了一株大大的夹竹桃,夹竹桃长的非常茂盛,却不高大,孩子骑在车上得略微弯着腰才能顺利骑过去,经过的时候,夹竹桃的枝叶还有花好像都轻轻触碰了孩子。
 
  经过夹竹桃后,孩子浑身便不自在起来,感觉夹竹桃的毒素在夹竹桃的枝叶和花触碰他的过程已经传递给他,他肯定中毒了。
 
  回到家,孩子便急切的向父母讲述了这个过程,并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他认为自己很有可能中毒了,他需要去医院检查。如果这个孩子只有5岁,当他向你表达这一切的时候,你可以很轻松的用你的知识和幽默风趣的态度帮孩子化解他内心的疑惑。但是当一个15岁的孩子向你表达这一切的时候,你在接纳孩子状态的时候需要尊重并理解他。如果你看不见孩子的真实感受,你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感受,你觉得可笑觉得孩子不可理喻,那么我要说,你不爱孩子更不懂孩子,你只是一个自私的家长,所以你只能看到你有能力看到的。看见就是爱,如果看不见孩子,又如何理解孩子,又如何能真切的帮助孩子。
 
  这个15岁的男孩告诉了父母自己的经历和所有的感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