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微病例】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port综合征一例!

【微病例】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port综合征一例!

2017-03-21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入院体检:血压96/56mmHg(1mmHg=0.133kPa),体重28k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未见皮疹,眼睑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双肺未闻及明显啰音。


  【微病例】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port综合征一例!

  患儿女,11岁4个月,因“水肿伴尿检异常15d”入院。患儿入院前15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水肿,后水肿渐至双下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明显尿量减少。无皮疹、发热、关节不适,无脱发及口腔溃疡,无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遂到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查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24h尿蛋白定量1.75g,肝功能:白蛋白19.9g/L,球蛋白19.3g/L,总胆固醇6.83mmol/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青霉素G、头孢他啶针、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卡托普利片”等治疗,并于入院前13d开始泼尼松片口服(15mg/次,3次/d),水肿较前减轻,但尿蛋白未转阴,遂转至我院。

  家族史:患儿父母为近亲婚配(患儿外公和奶奶为亲兄妹),否认家族中肾脏疾病史。

  入院体检:血压96/56mmHg(1mmHg=0.133kPa),体重28k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未见皮疹,眼睑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双肺未闻及明显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液分析白细胞17.00×109/L,红细胞4.74×109/L,血红蛋白132g/L,血小板492×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值0.56。肝功能示白蛋白24.3g/L,谷氨酸转氨酶43U/L,球蛋白20.1g/L。肾功能示血肌酐39.9μmol/L尿素氮7.83mmol/L。血脂示胆固醇7.04mmol/L,甘油三酯3.03mmol/L。免疫全套示免疫球蛋白G3.19g/L,免疫球蛋白A1.16g/L,免疫球蛋白M2.90g/L,补体C30.91g/L,补体C40.16g/L。尿常规:尿蛋白(+++),尿隐血(+)。尿沉渣:红细胞3~5/HP,白细胞0~1/HP,管型0/HP,各种变形红细胞0.45。24h尿蛋白定量4.8g。尿蛋白电泳:中分子(50~75000)蛋白尿(+++)。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抗可溶性抗原自身抗体测定均阴性。双肾彩超示双肾增大(左侧11.1cm×5.0cm×5.6cm,右侧10.5cm×4.9cm×5.5cm),实质回声增强。

  治疗和诊断经过:入院后拟诊肾病综合征。继续口服泼尼松片(55mg/d,分3次)及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碳酸钙维生素D3片剂补钙等对症治疗。患儿足量泼尼松治疗8周尿蛋白一直未转阴,考虑激素耐药,再次入院行肾穿刺活检术。肾穿光镜显微所见:肾穿刺组织,可见19个肾小球,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中度增生,局部足细胞肿胀及空泡变性,其中1个肾小球球性硬化,1个肾小球节段性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及空泡状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刷状缘脱落伴灶状萎缩。肾间质大片泡沫细胞增生,小灶性区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小动脉管壁未见明显异常。免疫组化:IgM、C3c、SMA、IgA、IgG、HBsAg、HBcAg、CMV呈阴性。免疫荧光:IgM++、C3c++,肾小球系膜区小团块状沉积;IgG、IgA、C1q呈阴性。病理诊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结合电镜,请除外Alport综合征。肾脏电镜结果示送检肾组织电镜下可见1个肾小球,部分毛细血管腔扩张,内皮细胞未见增生。基底膜形态不规则,厚薄不均,膜结构疏松或呈分层样改变,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广泛融合。系膜基质节段性轻度增生,系膜区及旁区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后行肾组织Ⅳ型胶原染色结果:免疫荧光可见5个肾小球,Ⅳ型胶原染色α1(+++)位于肾小管基底膜线状分布,α3阴性(在肾小管基底膜及鲍曼囊均未见α3分布),α5(+)位于鲍曼囊壁线状分布,毛细血管壁未见α5分布。病理诊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port综合征。进一步行眼部裂隙灯检测及耳纯音测听未见异常。

  诊治及随访:最后诊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port综合征(autosomalrecessiveAlportsyndrome,ARAS)。家长拒绝进一步行基因检测。给予口服环孢素A胶囊及福辛普利片治疗,随访患儿肾功能及血压尚在正常范围,但尿蛋白一直未转阴。患儿父母亲自诉行尿常规筛查阴性,但拒绝提供其他亲戚尿检结果。

  讨论

  Alport综合征是以血尿、感音性耳聋、眼部病变和进行性肾衰竭为特点的一类进行性遗传性肾小球肾炎。Alpor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基底膜的主要结构成分Ⅳ型胶原的缺失有关。大部分病例(约85%)为X连锁显性遗传,由编码α5(Ⅳ)的COLL4A5基因突变所致。约15%的Alport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分别由编码α3(Ⅳ)和α4(Ⅳ)链的COLL4A3或COL4A4基因突变所致。

  遗传方式不同,临床表现轻重程度亦有不同。X连锁显性遗传Alport综合征(XLAS)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病情重。而常染色体遗传因遗传方式与性别无关,故ARAS无论男女预后均差。国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报道:与XLAS比较,ARAS更易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42.9%的ARAS患儿可发生肾病水平蛋白尿。两组在眼、耳部受累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国外报道ARAS较XLAS更易肾功能衰竭、听力损失及锥形晶状[2]。但ARAS以典型肾病综合征起病表现较少见[3]。电镜是诊断Alport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但国内外学者均认为Ⅳ型胶原的α链荧光染色检测在Alport综合征诊断中也有重要价值[4,5]。ARAS患者肾小球基底膜缺乏α5(Ⅳ)链的表达,但鲍曼囊、远曲肾小管基底膜和皮肤基底膜α5(Ⅳ)链的表达是正常的,为其特征性改变[5,6]。国内外均有报道,Alport综合征患者肾脏Ⅳ胶原α链表达可正常,提示通过病理检查有漏诊可能,分析COLL4A3/4/5突变基因为诊断Alport综合征、判断遗传型提供了最佳手段[7,8]。ARAS常见致病基因COLL4A3及COLL4A4外显子数目庞大且无突变热点,现报告常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方法[8,9]。Storey等[10]发现ARAS患者COLL4A4出现c.2906C>G[p.(Ser969X)]突变时,患者易出现肾功能不全或衰竭。

  本病例发病时有典型“三高一低”(水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明确。肾脏病理光镜提示肾间质大片泡沫细胞增生,电镜检测到特征性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分层,患儿肾小球基底膜缺乏α5(Ⅳ)链的表达,但鲍曼囊α5(Ⅳ)链的表达是正常的,为ARAS特征表现。此外患儿父母亲近亲婚配,也是患儿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ARAS病例还可行家系COL4A3基因或COL4A4基因突变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患儿父母为近亲婚配,基因诊断有一定意义,但本患儿家长拒绝基因的进一步检测。

  Alport综合征的自然病程是随着年龄增长,蛋白尿逐渐加重,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肾衰竭。此患儿给予环孢素A及福辛普利综合治疗2年,尿蛋白一直未转阴,提示远期预后可能较差。

  此患儿起病时并无Alport综合征的典型表现(血尿为主、肾功能下降、眼睛及耳部受累),而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因临床表现激素耐药,通过肾活检病理确诊ARAS,本病例诊治过程提示对于治疗效果欠佳的肾脏疾病应积极完善肾穿,以免漏诊及误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