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儿童心理 > 糗事被老师曝光 孩子患上强迫症

糗事被老师曝光 孩子患上强迫症

2014-12-30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糗事被老师曝光,孩子患上强迫症!一次调皮,竟成了老师的“负面典型”,童童(化名)幼小心灵受到剧烈打击,情不自禁伸手拔头发,被医生诊断患了“强迫症”,家长不忿怒告老师,一审败诉,二审法院不断调解,当事老师当面道歉,学校赔偿三万余元。

  昨日,广州中院发布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白皮书,回顾八年未成年人案件审判,指出,在家长最为关心的人身损害赔偿里,医疗和校园引起的事故,往往争议较大,矛盾剧烈。

  文章点名批评,小学生患上强迫症

  童童原是广州某学校小学生,过着纯真烂漫的童年生活,因为老师的一篇文章,他的世界变了。

  经法院查明,2007年11月19日,该校教师丁某某在校园网上发表一篇文章,主题是“要在小事上诚实守信”,点名道姓讲述了童童不诚实骗同学接电话。很快,童童从学校内网看到这篇文章,从此性情大变。

  据家长反映,童童不时想起丁老师在互联网上写自己的坏话,想到大家上网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糗事就觉得烦。童童开始情不自禁拔自己的头发,前额和头部中间于是形成了两个头发稀疏的“发圈”。家长急坏了,带童童见医生,结果被诊断为“强迫症”。巨大的心理压力让童童无法继续面对学校和同学,无奈之下,父母为他办理了转学手续。

  父母索赔10万,学校不认老师撰文

  童童的父亲多次与学校沟通,双方因认错道歉和赔偿问题未能达成协议。最后,童童的父母到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学校为童童恢复名誉,在原发表文章的网页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支付医药费593.1元、赔偿精神损失10万元。

  法庭上,学校对涉事文章不予确认。法院一审认为,童童虽提供了涉事文章,但无法证明文章的来源,也无法证明该文章由学校老师所写。故而,学校的侵害行为是否存在,法院无法确认,只能驳回童童的诉讼请求。判后,童童不服,上诉至广州市中院。

  法院调解,当事老师道歉学校赔偿

  二审期间,双方对立情绪依然严重。广州中院启动心理干预和调解机制,邀请心理专家对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对双方当事人有针对性地宣讲法律和伦理道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晓以利害。后来,学校在经办法官和心理咨询师的调解下,校方承认其不当行为,并同意由当事老师丁某某代表学校向童童赔礼道歉。

  童童的父亲一再要求令学校在网上公布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公开道歉,但法院认为这样判的话,势必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于是放弃了这个诉请,同意调解。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学校当事老师向童童当面赔礼道歉,学校向童童赔偿医药费600元和精神抚慰金30000元,并承担本案一、二审受理费。

  延伸:什么是儿童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儿童期情绪障碍,占儿童与少年精神科住院与门诊病人的0.2%~1.2%。国外Flarment调查少年人口的患病率为0.8%,终身患病率为1.9%。

  1/3~1/2的成年强迫症患者来自于儿童期。儿童强迫症发病平均年龄在9岁~12岁,10%起病于7岁以前。男孩发病比女孩平均早2年。早期发病的病例更多见于男孩、有家族史和伴有抽动障碍的患儿。低龄患儿男女之比为3.2:1,青春期后性别差异缩小。2/3的患儿被诊断后2-14年,仍持续有这种障碍。推荐阅读:宝宝夜惊怎么办 如何缓解宝宝夜惊的状况>>>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