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
1.正常人有耳鸣吗?
正常人也会有耳鸣,这称为生理性耳鸣。比如用手捂住耳朵、或者侧卧位耳朵接触枕头时,就能听到耳朵里嗡嗡响声。一撒手或一翻身,耳鸣就没有了。再比如,当我们走进一间密封很好的隔音室或消音室内,几乎每个人,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耳内都会感到有嗡嗡声。这种生理性耳鸣是由于去除或隔绝外界噪声后,耳内或耳旁组织的血流声或组织本身产生的声音被听到。生理性耳鸣一般在听阈以下,正常情况下听不到,而且持续时间短。微信:tcm3387
2.耳鸣会遗传吗?
如果耳鸣是由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则会遗传。如果不是由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耳鸣,则不会遗传。
3.长期、严重耳鸣是绝症吗?
耳鸣不是绝症!一般的耳鸣,虽然可以持续响几月、几年甚至几十年,但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单从时间来说,耳鸣时间越长,说明危险性越小。如果突然耳鸣,或短期内发生的耳鸣,则要到正规医院查查原因。如果是严重的疾病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耳鸣,则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4.耳鸣与耳聋有什么关系?
传统的观点认为耳鸣患者常常有耳聋,耳鸣预示着将要耳聋。耳鸣是耳聋的先兆。耳鸣与耳聋的病因基本相同,病变部位也基本一致,耳鸣的频率(音调)常与听力损失的频率相似,因此,耳鸣与耳聋的治疗用药大体相同。最新研究证实耳鸣和耳聋并无确切的相关性。
5.中耳炎术后为何仍然耳鸣
在临床上对于慢性中耳炎长期不愈或者反复发作者,建议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清除中耳的病变,重建听力,但是并不能使损伤的听神经恢复正常。中耳炎术后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是耳鸣依旧可能会存在。耳鸣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受,无法用仪器进行客观的衡量。同时,耳鸣发生的原因多样,它有可能还会受到患者心理以及情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中耳炎的手术后并不能完全根除耳鸣的症状。
耳聋耳鸣有虚实之分,实证多见暴病耳聋,或耳中觉胀,耳鸣如潮,鸣声隆隆不断,按之不减。若兼耳闷胀,畏寒,发热,舌红,苔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邪;兼头胀,面赤,咽干,脉弦者为肝胆火盛;兼耳内憋气感明显,胸闷痰多,苔黄腻,脉弦滑者为痰火郁结。虚证多见于久病耳聋,耳鸣如蝉,时作时止,劳累则加剧,按之鸣声减弱。若兼头晕,遗精,带下,腰膝酸软,脉虚细者为肾精亏损;兼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脉细弱者为脾胃虚弱。
治疗实证耳鸣耳聋要疏风泻火,通络开窍。取局部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主穴选用听会、翳风、中渚、侠溪;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于耳中,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若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肝胆火盛配行间、丘墟;痰火郁结配丰隆、阴陵泉。
治疗虚证耳鸣耳聋要补肾养窍。取局部穴及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选用听宫、翳风、太溪、肾俞;太溪、肾俞能补肾填精,上荣耳窍;听宫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气通耳内,具有聪耳启闭之功,为治耳疾要穴;配手少阳经局部的翳风穴,可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脾胃虚弱配气海、足三里。
主要用于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6.4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健客价: ¥4.5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健客价: ¥39.8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9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6.9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耳鸣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
健客价: ¥35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6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52.8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辨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健客价: ¥46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26.5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35煎药
健客价: ¥148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28.8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5.2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7.1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9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彝医:呵咪呵夏,乃都荷,乃啰。 中医: 滋补肝肾,平肝潜阳。用于肝肾不足,肝阳上扰所致眩晕,头痛,心悸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
健客价: ¥26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7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