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有50%-80%的高血压患者会有耳鸣。中医认为“耳鸣为耳聋之渐”,意思是说耳鸣久了就会造成耳聋,因此,耳鸣绝非小事。除了血压高会引起耳鸣外,中医认为产生耳鸣的原因大致可用“二实二虚”来概括。
第一个“实”是指肝火上亢,高血压患者容易肝火旺盛,上扰耳窍而致耳鸣;第二个“实”是痰湿,痰湿郁久化火,上攻耳窍也会产生耳鸣。这类耳鸣的特点是发病时间不长,每次持续时间短,声音高亢。
而“二虚”之一就是肾虚,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与耳朵的关系最为密切,肾虚易产生耳鸣;除了肾虚外,脾胃虚弱也会诱发耳鸣,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使得气血不足,耳窍失养渐发耳鸣。这类耳鸣往往是病程较久,每次发作时间长,声音相对低沉。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二者临床表现和伴发症状虽有不同,但在病因病机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均与脾、肾有密切的关系。
《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为全身经络分布最密的地方,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都走于耳,此外,人体的每一个器官和部位在耳朵上都有相应的代表穴位,仅耳朵的前后就有260个穴位。所以耳和全身的关系非常密切,耳的衰退也就是全身器官的衰退。
治疗耳鸣、耳聋,中医早就有完整的医学理论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元代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就指出耳鸣耳聋的根本病因:“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故耳鸣耳聋、内障目昏也。”并独创专治耳鸣耳聋的奇方,名为“益气聪明汤”。
此方载于《东垣试效方》,方药为:黄芪、人参各15克,葛根、蔓荆子各9克,白芍、黄柏各6克,升麻4.5克,炙甘草3克,水煎温服,具有补中益气、助升清阳、聪耳明目的功效。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症见目内生障,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等症。方中黄芪、人参温补脾阳,意在治本,为君药;葛根、升麻、蔓荆子鼓舞清阳,上行头目;白芍养血平肝;黄柏清热泻火、补肾生水,为佐药;炙甘草以和脾胃而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使得中气得补,清阳得升,肝肾受益,脾胃调和,耳目聪明,故名为益气聪明汤,取其“益气”为补益中气;“聪明”为视听灵敏、聪颖智慧之意。有歌诀曰:“益气聪明汤蔓荆,升葛参芪黄柏并,再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
服用此方时,可随证加药引煎水送服。血压偏高者,加钩藤15克,楮实子、玫瑰花各10克;血脂偏高者:加决明子15克;血糖偏高者:加枸杞10克;舌苔黄腻、发白、舌尖红者,用黄连2克或莲子心2克;口苦者,用黄连2克或生栀子6克;有少痰者,可用炒白术15克,茯苓10克;痰多者,用茯苓、半夏各10克,陈皮6克;夜尿频数者,用仙灵脾10克。
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8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耳鸣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
健客价: ¥25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健客价: ¥60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健客价: ¥4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辨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健客价: ¥49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9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28.5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3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彝医:呵咪呵夏,乃都荷,乃啰。 中医: 滋补肝肾,平肝潜阳。用于肝肾不足,肝阳上扰所致眩晕,头痛,心悸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
健客价: ¥23.5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7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