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的提前到来或病情发展速度。
一、何谓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聋多为感音神经性聋,是指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是由于听觉器官的老化(退行性变化)而非由其他原因所致的耳聋。临床上以老年人双耳先后或同时发生耳聋,并呈缓慢进行听力下降,或伴耳鸣为主要特点。由于人口老龄化与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生率的升高,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其发病情况,城市高于农村,工业人口高于农业人口,心血管疾病患者高于一般居民,男性听力减退比女性为显著,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听力减退也越明显。因其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属于中医“久聋”范畴。
二、老年性耳聋是如何产生的
1、听觉器官老化:人体的听觉器官与其他器官一样,均随着年龄的老化而出现老化现象。比如人的皮肤,年龄越轻,皮肤弹性越好,越光滑,年龄越大,皮肤越粗糙、皱折,或者有黑褐色斑块(细胞的沉积积物代谢障碍,形成脂褐素沉积)沉积于皮肤之中;眼睛中的晶状体在老年人会变得弹性差,不能象年轻人的晶状体那样容易舒展与收缩,于是出现老花眼。听觉器官也一样,老化后的听觉细胞中亦可出现脂褐素沉积,影响听觉器官的功能,导致听力渐差。
2、遗传体质:生命与遗传基因有关,人的衰老亦与遗传基因有关。有些老年人虽然年龄大,但思维敏捷,行动利索,听觉与视觉都好;有些人虽然年龄并不很老,也没有特殊性疾病,却老态龙钟,耳不聪,目不明,行动不利,反应迟钝,甚至产生痴呆症;长寿的人可以出现家庭聚焦现象,即代代人都长寿。所有这些,都与遗传基因有关,是否容易出现老年性聋,亦与遗传基因有关。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能化血,精能化气;肾精充沛者,气血充沛,虽至年老,仍然具有一定的青春活力,耳聪目明,尤其是男性,甚至还可以具有一定生育能力。
3、疾病影响:很多疾病可以影响到老年性耳聋发生时间的早晚与进程。其中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陈旧性中耳炎(即曾经有过中耳炎,但目前并无中耳炎),可以促进老年性耳聋的提前到来或病情发展速度。
4、环境影响:环境因素对老年性耳聋的影响,一是噪声(包括爆震)对人体具有多系统损害作用,二是各种化学物质(生活与工作中接触)或药物(疾病治疗用药),可以对听觉系统产生损害,拐进老年性耳聋的提前与发展速度的增快;此外,生活习性(劳作、运动、睡眠、娱乐、心情等)与长期食谱(烟、酒、菜肴、主食、副食、保健品等),有可能影响到听觉器官的损害、修复、保养,从而对对听觉器官的老化现象起到促进或减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