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鼻咽癌 > 鼻咽癌的病因及早期症状 这些鼻咽癌危险因素你都知道吗?

鼻咽癌的病因及早期症状 这些鼻咽癌危险因素你都知道吗?

2017-08-04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主要见于黄种人 。我国是鼻咽癌高发国之一,全世界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南方发病率明显高于北方,南方又以广东省为最高,故又称“广东癌”。

  鼻咽癌的病因及早期症状

  广东省内以广州、佛山、肇庆等地区的发病率最高,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1,在这些地方每10万男性中就有18~27个人患此病,而女性为8~9个人。国内所见最小年龄患病为3岁,最大为86岁,各个年龄组都可发病,而大多数在40~60岁之间。

  我国鼻咽癌高发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①EB病毒感染。研究表明,EB病毒与鼻咽癌有密切关系。人体若感染了病毒,体内就会产生对抗这种病毒的抗体,而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就发现有对抗EB病毒的抗体,而且抗体的数量,随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过程在不断增多,EB病毒还大量地存在于鼻咽癌活检组织中。EB病毒不但能使人体组织发病,而且能使与人类有亲缘关系的灵长类动物的组织发生恶性改变,有明显的致癌作用。②环境与饮食:环境因素也是鼻咽癌发病的诱因之一。如镍含量较高、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等。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镍、镉等成分,而动物实验表明:镍能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另外南方人喜欢吃腌制品,有数据表明,摄入咸鱼与低分化鼻咽癌的发病率直接相关。③遗传因素: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不论在高发区还是在低发区中,都发现有家族聚集性的倾向。例如普查中就发现有这样典型的例子:一家三代49人中,有10人患癌症,其中9人是鼻咽癌。可以认为,遗传因素在鼻咽癌的病因方面起重要作用。调查发现,有家族癌病史者发病率可达10%!

  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症。随着肿瘤的发展,临床上可逐渐出现颈淋巴结肿大,回缩性血涕,耳鸣或听力减退,头痛鼻塞,面麻复视,伸舌偏斜,张口困难,突眼及其他颅神经侵犯症状。如肿瘤的黏膜发生溃破、感染,则出现涕血鼻衄等症状;肿瘤阻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口时,就会出现鼻塞、耳鸣、听力下降和头痛等症状。鼻咽癌的恶性度较高,很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且常常由于肿瘤向鼻咽黏膜下发展,鼻咽部也许没有明显的肿瘤,但颈部已有肿块。病人常以耳或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就医。香港演员成奎安就曾用“脖子里鸭蛋一样大一个瘤”来形容自己的病情。有了明显的症状才就诊,约70%的病人已属于晚期,难以治愈了。那么鼻咽癌有哪些早期信号呢?简单说有以下四点:1.回缩性血涕伴有耳鸣;2.声音嘶哑、咽喉不适、吞咽困难;3.很多老人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4.上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这些鼻咽癌危险因素你都知道吗?

  往往是悄然而至,然后默默地茁壮生长,早期症状不明显也不特异,容易被疏忽、漏诊或误诊。如发现有鼻塞、血涕,血,耳鸣、耳闷、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头疼,复视,脸麻等症状,且症状持续出现超过两周则务必引起关注,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进行详细检查,避免耽误病情。鼻咽癌的预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治疗时的疾病发展情况,治疗愈早,预后效果愈好,长期生存率愈高。

  鼻咽癌在全球范围属于罕见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12年的统计数据,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平均每年每10万人口中仅有不到1例鼻咽癌发生。然而,这个国际上视为”稀有品种”的疾病,却对中国、部分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情有独钟”。同机构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发鼻咽癌案例和死亡案例估算数分别是8.7万例和5.1万例,其中单中国的新发和死亡案例数就高达3.3万例和2.0万例,占总数的39%和40%;东南亚的新发和死亡案例数则分别为2.5万例和1.4万例,占总数的30%和28%。

  走进中国,鼻咽癌的发病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高发于华南区域,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省份的发病率尤其高,当中广东省的发病率更是位居世界前列。广东省肿瘤登记点对省鼻咽癌情况统计的最新数据(2009)显示广东省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51/10万和5.30/10万,均是全国水平的5倍之多,故鼻咽癌又名为”广东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陈万青教授等人于2012年在《肿瘤》杂志发表的一篇流行病学研究中,分析了我国2003~2007年的鼻咽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其中提到在32个肿瘤登记处中,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四会市(21.32/10万)、中山市(19.83/10万)和广州市(17.78/10万),同时四会市的鼻咽癌死亡率也是最高的(14.51/10万);患者中以男性居多,男女的发病率比为2.15:1。鼻咽癌高发于30~60岁人群,55~59岁群组为发病高峰期。

  诱发鼻咽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鼻咽癌的具体病因目前还不清楚,医学界认为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EB病毒(EBV)感染相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受遗传因素影响或某种遗传缺陷而导致后代具有鼻咽癌的遗传易感性。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于2006年在《癌症》杂志发表了一篇鼻咽癌广东省大样本研究,总结自1998年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1142例初诊鼻咽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显示初诊案例中有250例患者有肿瘤家族史,其中141例患者有鼻咽癌家族史;这些患者亲属中罹患恶性肿瘤的共计有302例,其中鼻咽癌案占比高达54%(163/302例),一级亲属的患病率最高,为其他人群的4-10倍。

   2EBV致病假说

  EBV(艾伯斯坦-巴尔病毒/艾巴氏病毒/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后可长期潜伏在人体内的淋巴组织中,全球逾90%的人口曾感染过EBV但终身无症状,另约有70~80%的成人具有EBV抗体。虽然EBV感染并不一定会诱发鼻咽癌,但鼻咽癌的发病确实与EBV感染密切相关。

  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EBV特异性抗体(IgA、IgG等)阳性率及抗体含量均比健康人和其他肿瘤患者明显增高,且抗体水平会随病情变化而变化。核酸分子杂交和多聚酶链反应等测试均也在不同鼻咽癌组织中发现存有EBV基因。医生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EBV抗体阳性率及含量和血浆中的EBV遗传物质(EBV-DNA)水平来协助诊断鼻咽癌。对于鼻咽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行EBV相关血检,如果EBV抗体和EBV-DNA水平增高则应该及时就诊做详细检查,以排除鼻咽癌的可能性。

  3生活与环境因素

  咸鱼及其他腌制食品

  研究显示常食用咸鱼及腌制食品与鼻咽癌发病有高度关联性,因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高度致癌物质亚硝胺化合物。不同人群的研究指出,成年后每天食用咸鱼的人群罹患鼻咽癌的相对风险约为不食用或极少食用人群的1.8~7.5倍;儿童时期,尤其是断奶期或婴儿期摄食腌制食品也会增加鼻咽癌的发生率,相对风险是未摄食或极少摄食的1.1~37.7倍。除咸鱼外,多项研究还指出腌肉、腌菜、咸鸭蛋、鱼干等都与鼻咽癌发病有关联性。相反,多食用新鲜蔬果可降低30%~50%的鼻咽癌风险,其中原因可能是维C和维E中的抗氧化和抗亚硝胺成分起到的作用。

  吸烟

  即便吸烟与非角化性或未分化型鼻咽癌的关联性目前还不明确,但吸烟却是鼻咽癌鳞状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人群罹患鼻咽癌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2~6倍。

  慢性上呼吸道疾病

  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有慢性耳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疾病的人群罹患鼻咽癌的风险约增加2倍。背后原因可能是存在这些疾病部位的细菌诱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此为致癌物质N亚硝基的组成部分。

  职业暴露

  集合逾30项流行病学研究的荟萃分析指出甲醇的摄入与鼻咽癌发病有显著关联性。早于199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便提示甲醇是鼻咽癌致病因素之一。此外,部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暴露于木尘工作环境中的人群罹患鼻咽癌的风险有所增高,并且与暴露的时间、物质数量有所关联。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