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而实际上耳鸣在很多中年人、年轻人身上也会出现,因为现在人们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平时又不注意休息,所以耳部的微循环就会经常出现问题,导致耳鸣。
此外,还有一种颈源性耳鸣,是颈椎病的一种并发症,这种耳鸣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颈椎劳损增生导致压迫神经根和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了主管耳部供血的内听动脉,造成耳鸣。
耳鸣不止
用乌头(烧作灰)、菖蒲,等分为末棉花裹着塞耳内。一天换药两次。
耳鸣耳痒(耳中如闻流乐声及风声,不治成聋)
我们将新鲜的生乌头,削成枣核大,然后塞在耳朵里面,每天换两次,几天就会好了。
治耳鸣耳闭验方
用骨碎补削作细条,炮过,乘热寒耳中。
耳鸣的治疗便方
用盐五升,蒸热,装在袋中,以耳枕之。袋冷则换。
治耳鸣耳聋(突然耳聋,肾虚,耳内如有风水钟鼓声)
用穿山甲一大片,以蛤粉炒赤。加蝎梢七个、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另以麻油化蜡,调末作成挺子。棉裹塞耳内。
耳中常鸣
用生地黄一截塞耳中,一天换几次。生地黄煨熟塞耳更好。
耳鸣中药食疗方
1、组成:大葱1根。用法,取葱白,水中加热,熏洗,熨双耳。主治,耳鸣、耳聋。
2、组成:葱汁适量。用法,滴入耳内2滴。主治,因外伤瘀血结聚所致耳鸣、耳聋。
3、组成:参须、京菖、茶叶各3克。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以味淡为度。主治,体虚听力减弱,耳鸣。
4、组成:白毛乌骨雄鸡1只、甜酒120毫升。用法,同煮熟食,连服5~6只。主治,肾虚耳鸣耳聋,腰膝酸软。
5、组成:磁石60克,木通、菖蒲各50克,酒适量。用法,浸泡1周,每次饮20毫升,日饮2次,这是治疗耳鸣的偏方之一。主治,慢性耳鸣耳聋。
6、组成:牡荆子(微炒)200克、酒1000毫升。用法,浸泡,冬7日,夏3日,取上清液即得,去渣任意饮之,勿醉为度,虽久聋亦瘥。主治,耳聋。
7、组成:绿茶1克、北五味子4克、蜂蜜25克。用法,先以五味子,250克,文火炒微焦,为度,备用。用时按上述剂量加开水400~500毫升分3次温饮,每日1剂。主治,耳鸣、腿软乏力。
一个动作消除耳鸣
耳鸣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如果到医院检查,只有少数人能发现器质性的病变,而大多数耳鸣患者根本就查不出原因,因此医生也就没办法开药。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烦人的耳鸣呢?其实,治疗耳鸣只需擦一擦耳前的3个穴位——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
身体自有的耳鸣药——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
当我们张开嘴时,耳朵的前面会隆起一个骨性突起,而在这个突起的后面、耳的前面则会出现一个纵向的凹陷,耳门、听宫、听会这3个穴位就自上而下排列在这个凹陷里。
耳门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听宫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听会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3个穴位虽然分别属于3条不同的经脉,但是因为这3条经脉循经我们耳朵周围的时候,都会从耳朵后面进入到耳朵里面,然后走出到耳朵前面,所以这3个穴位都可以直通到耳朵里,几乎是紧挨在一起的,3个穴位可以同时刺激。
刺激的方法只需要将食指侧立起来,嘴张开,找到耳朵前面的纵向凹陷,上下来回擦热这个纵向凹陷就可以了。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易行,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脉的作用,对于缓解耳鸣以及老年人听力下降都很有益处。
耳门
快速取穴:头部侧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道炎、头晕、面部肌肉酸痛、聋哑、牙痛、腮腺炎。
听宫
快速取穴:头部侧面耳屏前,下颌骨髁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聋哑、癫狂、齿痛,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
听会
快速取穴: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耳道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治疗耳鸣的方法
1、按耳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天,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2、屏气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3、咬牙切齿法
耳鸣时咬牙。右边耳鸣,咬左边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咬两边牙。
4、鸣天鼓法
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枕部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5、推摩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中医治疗耳鸣的经验方剂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耳鸣的病因病机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并形成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为特点的诊疗方法。诸如耳鸣辨证须分清虚实,认为耳鸣声大,呈低音调者多为实证,而高音调如蝉鸣者多为虚证;暴鸣新鸣声大者多实,鸣声细久者多虚;日夜双侧耳鸣多实,夜静鸣甚者多虚;声短急促者多实,声长不间断者多虚;手按之鸣声加重者为实,按之减退或停止者为虚。
同时,还须根据耳鸣的伴随症状,来判断与该病相关的脏腑。如伴心悸怔忡病多属心,伴目眩面赤病多属肝,伴纳少腹胀病多属脾,伴鼻塞流涕病多属肺,伴腰膝酸软病多属肾等。
临床上,根据耳鸣的病因病机一般分十个证型进行治疗。
(一)风热犯肺型
症见耳鸣如刮风样,耳内闷胀或有堵塞感,伴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治宜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方药如下:
银花15克,连翘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5克(后下),淡竹叶12克,桔梗6克,桑叶10克,生甘草3克。
(二)痰火郁结型
症见耳鸣如蝉,耳闷胀,听音不清,常见耳痛,流脓,头重如裹,眩晕,胸闷脘满,痰黄粘稠,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治宜清火化痰。方药如下:
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陈皮10克,炒苍术10克,茯苓12克,姜半夏10克,杏仁10克,栝楼10克,炒枳实10克,炒厚朴6克。
(三)肝火上扰型
症见耳鸣如潮或风雷声,鸣声大,常突然发作,伴听力减退,耳痛流脓,眩晕,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尿黄,舌红苔黄。治宜清肝泻火。方药如下:
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车前子12克(包煎),当归10克,生地12克,柴胡10克,石菖蒲12克,生甘草3克。
(四)肝阳上亢型
鸣声多为双侧,呈脉管搏动声,伴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咽干口燥,失眠健忘,腰膝酸软。治宜滋阴潜阳。方药如下:
制天麻5克,钩藤15克(后下),生石决明30克(生煎),生栀仁10克,黄芩10克,炒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益母草12克,川牛膝10克,夜交藤15克,茯神12克。
(五)气滞血淤型
症见耳鸣尖细如机械声,常突然发生,鸣声不止,或时止时发,夜间尤甚,耳内刺痛或胀痛,听力减退,头痛头晕,心烦易躁,胸胁胀满,舌质暗或有淤斑。治宜活血化淤。方药如下:
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当归尾10克,丹参15克,制香附10克,陈皮5克,细辛2克。
(六)肾阴虚型
症见耳鸣如蝉,音低微,伴耳聋,眩晕,咽干,失眠健忘,五心烦热,遗精,腰膝酸软。治宜滋阴补肾,潜阳濡窍。方药如下:
熟地18克,炒萸肉12克,淮山药15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五味子10克,怀牛膝12克,磁石30克(先煎)
(七)肾阳虚型
素体阳虚,过服寒凉,房劳伤肾,或脾虚及肾,而致肾阳不足,肾之阳气不能上通于耳而发病。症见耳鸣多为双侧蝉声,细绵不止,入夜尤甚,日久可致听力减退,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尿多清长,倦怠乏力,纳少便溏。治宜温肾壮阳。方药如下:
肉苁蓉15克,熟地18克,淮山药18克,五味子12克,菟丝子12克,补骨脂12克,淫羊藿12克,覆盆子12克。
(八)心肾不交型
心血不足,心火亢盛,或肾阴不足,而致肾水与心火不相交济,影响耳窍之清宁。症见耳鸣咝咝,鸣声不断,夜间加重,伴听力减退,虚烦失眠,心悸健忘,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药如下:
生地15克,炒党参12克,丹参12克,玄参10克,茯苓12克,五味子10克,天门冬10克,麦门冬10克,远志10克,柏子仁12克,酸枣仁12克,桔梗5克。
(九)脾胃气虚型
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或思虑忧郁,损伤脾胃,致使气机升降失司,气血生化无源,耳窍失养而为病。症见双侧耳鸣,多为一过性,劳累后加重,伴听力减退,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面色萎黄,便溏。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窍。方药如下:
炙黄芪15克,炒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淮山药18克,全当归12克,柴胡5克,升麻5克,炒枳壳5克。
(十)心肝血虚型
心主血,肝藏血。因出血、热伤血络或内火耗伤心血,可致心肝血虚,耳窍失去濡养。症见耳鸣声如金属高音,多为双侧,缠绵不断,眩晕,心悸怔忡,梦多失眠,视物模糊。治宜养血安神。方药如下:
熟地18克,全当归12克,炒白芍10克,炒川芎10克,制首乌18克,制黄精18克,炙远志10克,炒酸枣仁12克,龙眼肉10克,陈皮3克。
张梦侬耳鸣秘方
【秘方】煅磁石粉120克,煅龙骨粉、煅牡蛎、山萸肉、泽泻、车前子、沙参、黄芪、胡芦巴、茯苓、制龟板各60克,制鳖甲、山药、熟地、玉竹各120克,丹皮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备用。每次服50丸。饭前用盐开水送服,每日服2次。须戒恼怒。如服后有效,可继续照方配制常服至愈止。
【功用】滋肾补肝,益气养血,育阴潜阳。
【方解】肝肾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不足则发生耳鸣。耳鸣原因非一,如因肾虚所致者,故方用熟地滋肾填精、聪耳明目;佐以山萸肉安五脏、通九窍、秘气固精;山药益肾强阴,主治虚损劳伤;茯苓宁心益气、补脾助阳;丹皮泻血中伏火;泽泻泻肾中伏火、聪耳明目;加龙牡益肾养肝、固精止脱;龟板、鳖甲补心益肾、滋阴平肝;黄芪温三焦、补脾胃、大补元气;沙参补肺气、养肝阴、兼益脾肾;胡芦巴暖丹田、壮元阳、引火归元;磁石滋肾水、益精气、通耳明目;玉竹配参芪治一切不足之证;车前子强阴益精、泻膀胱湿热,利小便而不走气。诸药协同,共奏滋肾补肝、益气养血、育阴潜阳之功。且丸剂常服,必日见其功。
【主治】耳内经常如蝉叫虫鸣,昼夜不休,经年不愈。或更兼头目眩晕,或血压偏高,或睡眠不安。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一般一剂见效,最多三剂痊愈。献方人:张梦侬
耳鸣采用中药治疗八种偏方
1、取鲜芦根10克,通草10克,木通10克,水煎取汁当茶饮,直至痊愈。
2、取路路通15克,珍珠母(包)30克,水煎,代茶频饮。5天为一疗程。
3、取葛根、蝉蜕适量研成粉末,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即可见效。
4、取磁石30克,龙骨20克,牡蛎2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连用10天为一疗程,一般服1~2个疗程。
5、取九节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远志12克、茯苓15克,浸泡一小时,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
6、取柴胡、香附各30克,川芎15克,龙齿2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另加麝香1克混匀,制成水丸。每次口服3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老人、儿童酌减)。
7、取熟地黄50克,黄柏10克,石菖蒲10克,山萸肉12克。将上药放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浓煎至250毫升温服,每日一剂,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耳聋疗效较好。
8、取女贞子20克,旱莲草15克,桑葚10克,水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连用半个月为一疗程。本方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及耳聋。
老年耳鸣疗法
据调查,60岁以上老人有近60%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耳鸣症,轻者耳鸣近若蚊蝇声、远似蝉鸣声,重症者耳鸣高亢声如汽笛长鸣或如战鼓轰响,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对耳鸣高亢的重症老年性耳鸣,应去医院治疗,对耳鸣低沉的轻患者,可用以下方法试治。
1.屏气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睁双目,使气串人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2.搓掌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日,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3.塞鼻法
麝香0.5克、金蝎14条,共研细末,贮于有盖瓶内。临用时,采鲜荷叶一张轻揉后,包少量药粉塞患耳一夜,翌晨取出,有一定疗效。
4.聪耳枕
有荷叶、苦丁香、菊花、夏桔草、蔓荆子、石菖蒲各等份,制成枕芯,经常枕之,有聪耳明目之效。
5.通窍酒
磁石、木通、石菖蒲各等份,袋盛浸酒,治肾虚耳鸣。
中医药辨证施治对老年性耳聋的预防和治疗均有积极意义。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辨证施治:
①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
症见听力下降,耳鸣声细,时有眩晕,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虚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宜益肾填精,聪耳开窍。方用耳聋左慈丸或杞菊地黄汤均可。常用处方为:
熟地黄20g,山药15g,山萸肉15g,丹皮12g,泽泻15g,茯苓12g,杞果12g,怀菊花15g,女贞子20g,黄精15g,葛根15g,丹参15g,炒枣仁20g。水煎内服。
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症见耳聋耳鸣,急躁易怒,听力每况愈下,头目眩晕,耳鸣尖细如蝉鸣,腰膝酸软无力;舌红苔少,脉弦细。治宜滋补肝肾,潜阳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5g,钩藤20g,石决明20g,熟地黄20g,川断15g,杜仲15g,杞果20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黄精20g,丹参20g。水煎内服。
③气虚血瘀,脉络阻塞型:
耳聋耳鸣,眩晕或头内空虚感,倦怠乏力,劳则加重,时有头痛或耳内闷胀,手指尖痒麻;舌暗淡或有瘀斑,脉涩无力。治宜益气活血,通络开窍。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45g,当归15g,赤芍15g,地龙15g,桃仁12g,红花15g,丹参20g,全虫10g,葛根15g。水煎内服。若煎药不便,可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配以复方丹参片亦可。
聪耳枕:用荷叶、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荆子、石菖蒲各等分,制成枕芯,经常枕之,有消除耳鸣、增强听力、明目之功效。
耳鸣方选:
1.灵磁石20克、淮山药15克、天门冬15克、茯苓10克、熟地10克、制首乌10克、甘草3克、潞党参15克、怀牛夕15克、五味子lO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可滋肾、治耳鸣。
2.白术15克、五味于15克、山药15克、桂圆肉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可补血、健脾、安神,用于眩晕耳鸣等症。
3.明天麻10克、制半夏10克、白术10克、白蒺藜15克、真珠母15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茯苓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可平肝健脾,用于眩晕、耳鸣等症。
中成药
①耳鸣耳聋丸,每服5克,日服3次。
②通窍耳聋丸,每服6克,日服2次(上方适用于肝火上冲者)。
③杞菊地黄丸,每服6克,日服3次。
④耳聋左慈丸,每服6克,日服3次(上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⑤磁朱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虚阳浮动者)。
⑥益气聪明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虚中阳不升者)。
简便验方
①枸杞子18克,女贞子、菊花、生地、山萸肉各12克,丹皮、山栀子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②黄芪18克,党参12克,当归、白芍、茯苓各10克,白术15克,升麻、蔓荆子各6克,水煎服(适用于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者)。
③磁石30克,木通10克,黄芩12克,龙胆草15克。水煎服(适用于肝胆火旺者)。
④鲜橘皮30克,竹茹10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虚痰火上升者)。
饮食疗法
①枸杞子18克,五味子10克,菊花12克。代茶饮(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②生熟酸枣仁各30克,桑椹子60克,大黑豆50克,黄酒1500毫升。同煮数沸,再浸1周去渣,每服30毫升,日服3次(适用于肝血不足者)。
③天麻30克,黄芪60克,当归20克,生鸡1只。炖熟后调味食用(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④磁石、木通、石菖蒲各30克,黄酒1000毫升。同煮数沸后再浸1周去渣,每服30毫升,日服3次(适用于各型患者)。
养阴柔肝止鸣
组成白芍10克炙甘草5克
功用养阴柔肝止鸣。
主治耳鸣,呈喀喀声,属现代医学的客观性耳鸣。
补肾聪耳止鸣
组成鹿茸30克巴戟天10克磁石30克肉苁蓉15克肉桂10克五味子20克牡蛎15克小茴香15克
制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用黄酒温服1丸。
功用补肾聪耳。
主治肾虚耳鸣。
补肾聪耳止鸣功法:
每天早晚紧握双拳反背按摩腰眼60次,双掌合耳鸣天鼓60次,日久天长年老亦耳聪。
清肝泻火,利湿通窍。用于上焦湿热,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健客价: ¥39.9清肝泻火,利湿通窍。用于上焦湿热,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健客价: ¥56清热泻火,利湿通便。用于肝胆火盛,头眩目胀,耳聋耳鸣,耳内流脓,大便干燥,小便赤黄。
健客价: ¥158用于肝胆火盛引起的耳聋、耳鸣、耳底疼痛、目赤口苦、头晕目眩、大便于燥。
健客价: ¥26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2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8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5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6.89清肝泻火,通窍润便。用于肝经热盛,头目眩晕,耳聋蝉鸣,耳底肿痛,目赤口苦,胸膈满闷,大便燥结。
健客价: ¥24清肝泻火,通窍润便。用于肝经热盛,头目眩晕,耳聋蝉鸣,耳底肿痛,目赤口苦,胸膈满闷,大便燥结。
健客价: ¥18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8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1.5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1清肝泻火,通窍润便。用于肝经热盛,头目眩晕,耳聋蝉鸣,耳底肿痛,目赤口苦,胸膈满闷,大便燥结。
健客价: ¥11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20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20益气升阳,聪耳明目。用于耳聋耳鸣,视物昏花。
健客价: ¥158心绞痛发作的预防性治疗。眩晕和耳鸣的辅助性对症治疗。
健客价: ¥25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火上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耳道流脓,耳肿疼痛,肋痛口苦,尿赤涩痛,带下阴痒;高血压、神经性头痛、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带状孢疹、急性膀胱炎、阴道炎、急性结膜炎、神经性耳聋、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等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4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健客价: ¥2.51.脑供血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 2.耳鸣,脑晕。 3.偏头痛预防。 4.癫痫辅助治疗。
健客价: ¥10补肾益气,养血生精。用于气血两虚,肾虚精亏所致的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盗汗,腰腿酸软,耳鸣耳聋。
健客价: ¥15.9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昏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 不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健客价: ¥55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健客价: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