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中耳炎 > 外耳道炎护理要注意什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偏方是什么

外耳道炎护理要注意什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偏方是什么

2017-07-06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未患病时就应该注意卫生,尤其是儿童。在护理外耳道炎期间,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外耳道炎护理要注意什么

  外耳道炎护理注意事项:

  1、未患病时就应该注意卫生,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婴儿湿疹者,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

  2、患病之后,切忌水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

  3、痒时忌搔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

  4、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5、按时更换外用药,按时进服内服药。

  6、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偏方是什么

  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脓耳范畴,辨证论治多分为两型:

  ①脾虚湿聚:耳内长期流脓,脓液白粘量多,无臭味;鼓膜穿孔为中央性大穿孔;伴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腹胀纳少,便溏不爽;舌淡苔白腻,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升清,补托排脓。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金银花20g,桔梗15g,白芷15g,皂角刺30g,川贝母15g,黄柏10g,苦参15g;水煎内服。外用红棉散(枯矾30g,干胭脂10g,麝香1g。共研细面)喷入耳中;或用耳炎灵小纱条塞入外耳道,每日换药2~3次。据报道用核桃油(核桃仁砸碎取油)6g,加入冰片1g,溶解后滴耳效果颇佳。

  ②邪滞骨腐:耳内流脓臭秽,如豆腐渣样,时多时少;听力明显减退;鼓膜呈松弛部穿孔或边缘性穿孔,脓质污秽有臭味;X线乳突片常提示有骨质破坏;常有腰痛膝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益肾降火,活血通络。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熟地黄20g,山药15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5g,泽泻15g,知母15g,黄柏15g,生大黄10g(后下),桃仁15g,红花10g,全蝎10g;水煎内服。外治须做乳突根治术,以彻底清除病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附:化脓性中耳炎偏方二方

  1方

  [药物]菖蒲根适量。

  [制法]上药用水洗净,捣取汁液备用。

  [用法]先以棉棒将耳中脓水拈净,然后将药汁灌入荡洗数次痊愈。此方用于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出处]《经验良方大全》。

  2方

  [药物]田螺数拾个。

  [制法]上药洗净后煎汤,待汤凉后备用。

  [用法]取药液冲洗耳内,每日3-4吹,每次冲洗后,隔5小时即用棉棒捻耳内,擦净,然后再冲洗,数次即愈、屡试屡验。主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出处]《奇法炒术》。

  3方

  【辨证】热毒壅盛,上犯耳窍。

  【治法】祛脓消炎,通络开窍。

  【方名】冰麝散Ⅱ号。

  【组成】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用时先取双氧水洗净患耳脓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Ⅱ号少许,每日用药1次。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