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其它 > 小伤口别大意 小心破伤风“刮”倒你!

小伤口别大意 小心破伤风“刮”倒你!

2018-09-08 来源:三门峡疾控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粘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 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阵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潜伏期为 3 到 21 天,一般为 7 天, 又叫“七日风”,短至 24 小时或长达数月。

生活中各种扎、戳、割、挫伤太常见了,特别是夏天、农耕时节更是常见,也许你觉得这些小伤口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往往就是草草处理一下就完事了。

可是,近日小编看到一则新闻,扬州的鲍女士在家中不小心被扫帚上的铁丝扎伤,并未在意,两周后发生抽搐窒息、被诊断为——破伤风。

于是小编就想着写写关于破伤风的那点事儿。

破伤风是什么?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粘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阵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潜伏期为3到21天,一般为7天,又叫“七日风”,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

土层底下有许多棒状椭圆形小泡泡(破伤风芽孢形态),附着在埋在土中的各种物体上,比如一颗生锈的铁钉、一块石头、一个砖块上,这个埋在土中的物体在一定机缘巧合下扎进或者擦破我们的皮肤,附着在这些物体上的破伤风杆菌芽孢也跟着一起进入到我们的身体中。

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任何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建筑工人、军人、野外作业者等。

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得破伤风?

皮肤黏膜破损伤口均可能(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受到污染)。

典型的高风险:①污染加感染伤口,比如:开放性骨折、含铁锈或土壤的伤口、小而深的刺伤、盲管外伤、火器伤;②手脚刺伤后,若以泥土、香灰、柴灰等土办法敷伤口止血。

非典型的外伤史:局部皮肤摩擦伤、轻微划伤、牙龈感染、出血、溃疡、脓肿等。

不洁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这种情况目前不多了)、非正规的人工流产术、中耳炎、压疮、拔牙及宫口放避孕环、吸毒人员。

容易忽视的:动物咬伤、烧伤、烫伤、冻伤等。

甚至有些病人发病后仍找不到明显的伤处,外伤很轻微,不典型或无明显外伤史发生破伤风也存在。

破伤风的危害?

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全人群普遍易感,只要患者有外伤,就有发生破伤风的风险,尤其是伤口细小而深、损伤严重、有污染化脓的更应该加强防范。

破伤风梭菌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分泌产生的毒素侵犯神经系统,引起局部乃至全身的肌肉痉挛,如果是呼吸肌受到影响,可发生喉痉挛、窒息甚至呼吸功能衰竭。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婴幼儿,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该病的病死率在全球范围仍高达30%~50%。

平时受伤后,怎么预防破伤风?

第一步:伤口处理

外伤后规范的伤口处理和按基础免疫史情况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对预防破伤风感染均至关重要。

伤口冲洗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应尽早到医院处理。在暂无条件的野外,饮用水可作为首选的伤口冲洗液。

根据受伤部位、污染物、受伤类型伤口分为三类:

清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不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6小时未处理的伤口。(感染机会增加)

污染伤口:被土壤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污染(如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坏死或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第二步:接种疫苗

很多人受伤后去医院处理时,会主动要求医生打破伤风针。但是破伤风针和破伤风疫苗不是一回事。

破伤风针是破伤风被动免疫的俗称,常用的有两种,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G)和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注射后引起中和体内游离的破伤风菌作用,但维持时间短。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患者。TAT能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在注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破伤风疫苗是以破伤风梭菌经培养提取梭菌产物破伤风痉挛毒素,并进行毒性封闭脱毒,制得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注射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当多的抗体,这种主动免疫方式能主动促使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获得足够的免疫。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