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预防措施 > 急、慢性荨麻疹及丘疹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分析

急、慢性荨麻疹及丘疹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分析

2018-06-20 来源:蕁麻疹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一般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种。变态反应主要是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输血反应引起的Ⅱ型变态反应和免疫复合物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非变态反应由一些组胺释放剂或物理、机械刺激等释放组胺而导致发病。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变应性皮肤病,病因较为复杂,按病程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2种;丘疹性荨麻疹主要见于儿童,为与节肢动物叮咬有关的过敏性皮肤病。为评价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在荨麻疹及丘疹性荨麻疹诊治中的价值,对586例吸入组及食物组急、慢性荨麻疹及丘疹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并进行了分析。

 
586例急、慢性荨麻疹及丘疹性荨麻疹患者,男287例,女299例;年龄1-78岁,平均31岁。其中,急性荨麻疹(病程≤6周)142例,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353例,丘疹性荨麻疹91例。所有病例在近期内均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抗组胺类药除外)。
 
屋尘、尘螨、粉螨、猫毛发皮屑、狗毛发皮屑、点青霉、交链孢霉、黑根霉、蟑螂、蚊子、普通豚草、蒿属植物、白桦、榆树、梧桐、桉树、桑树以及阴性和阳性对照共9个反应点。食物组包括总IgE、鱼、虾、螃蟹、猪肉、牛肉、羊肉、牛奶、蛋白、蛋黄、大豆、花生以及阴性和阳性对照共9个反应点。
 
所有586例患者总IgE均阳性,阳性率为100.00%。426例患者检测到过敏原,阳性率为72.70%(426/586);单纯吸入组阳性142例,阳性率为24.20%(142/586);单纯食物组阳性101例,阳性率为17.20%(101/586);吸入组、食物组均检测到过敏原183例,阳性率为31.20%(183/586);未检测到过敏原160例。除总IgE外,其余13个反应点:1个反应点阳性169例,2个或2个以上反应点阳性257例,其中,2个反应点阳性116例,3个反应点阳性68例,4个反应点阳性38例,5个反应点阳性16例,6个反应点阳性10例,7个反应点阳性7例,8个反应点阳性2例。
 
结果显示,急性荨麻疹特异性过敏原总阳性率为83.10%、慢性荨麻疹特异性过敏原总阳性率为75.07%。急、慢性荨麻疹食物组以大豆、花生过敏较多,其次为牛奶和蛋类,鱼,虾、螃蟹,肉类较低。吸入组以尘螨、粉螨,蟑螂、蚊子过敏较多,其次为普通豚草、蒿属植物,白桦、榆树、梧桐、桉树、桑树,屋尘,猫、狗毛发皮屑,多价真菌较低。
 
丘疹性荨麻疹过敏原总阳性率为47.25%,食物组过敏原较少,主要为大豆、花生,吸入组较多,主要为尘螨、粉螨,蟑螂、蚊子。丘疹性荨麻疹未检测到对鱼、虾、螃蟹、肉类及猫、狗毛发皮屑过敏,牛奶、蛋白、蛋黄、大豆、花生、屋尘、多价真菌、普通豚草、蒿属植物及白桦、榆树、梧桐、桉树、桑树阳性率比急、慢性荨麻疹低;尘螨、粉螨及蟑螂、蚊子比急、慢性荨麻疹高。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一般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种。变态反应主要是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输血反应引起的Ⅱ型变态反应和免疫复合物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非变态反应由一些组胺释放剂或物理、机械刺激等释放组胺而导致发病。因此,测定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对荨麻疹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00.00%的患者总IgE升高,表明荨麻疹患者大多为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丘疹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也与Ⅰ型变态反应相关。单纯吸入组阳性率为24.20%(142/586),较单纯食物组阳性率[17.20%(101/586)]稍高,这与茅伟安等报道的有所不同,可能与检测方法、所选检测的过敏原种类以及地区不同有关。
 
吸入组、食物组同时检测到过敏原患者183例,阳性率为31.20%(183/586),且257例2个或2个以上反应点阳性,有的达8个反应点阳性,提示荨麻疹发病与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均有关。
 
急、慢性荨麻疹食物组主要对花生、大豆过敏,这与国外一些研究结果相似;其次为牛奶和蛋类等常用的饮食。吸入组以螨虫、蟑螂、蚊子阳性率最高,其次是树木、豚草和蒿属植物,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
 
多价真菌阳性率比有关报道的低,可能与徐州及周边地区气候干燥有关。丘疹性荨麻疹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率为47.25%(43/91),与急、慢性荨麻疹有较大差异,食物组过敏较少,主要为吸入组螨虫、蟑螂、蚊子等节肢动物过敏,
 
体外检测试验便捷,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因该法是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故一般不受抗组胺药物的影响;慢性荨麻疹经过长期多种抗组胺药治疗后,其所有特异性过敏原阳性率以及总阳性率与急性荨麻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故只要受试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即可进行检测,且较皮肤点刺试验安全性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