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高发期来了,家有宝贝如何应对?

手足口病高发期来了,家有宝贝如何应对?

2018-05-02 来源:食药关注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专挑五岁以下的宝宝下手。宝宝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发烧,还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者疱疹,手足口病就是因出疹子的部位特殊而得名。

手足口病,是幼儿妈妈很头疼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个病传染性很高,而且宝宝又是发烧又是长疱疹,宝宝难受,妈妈也跟着操心,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以及怎样预防和治疗。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专挑五岁以下的宝宝下手。宝宝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发烧,还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者疱疹,手足口病就是因出疹子的部位特殊而得名。

高发季节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传播途径

可经胃肠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发生过程

1.潜伏期:一般来说,手足口病有三到五天的潜伏期。这个阶段,宝宝没什么症状,该吃吃该喝喝。

2.发烧: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烧有两个特点,升温快,温度高。刚才还好好的,一转眼,宝宝额头就滚烫滚烫的,一般热度是38-39℃,严重时会烧到40℃。如果不采取退烧措施,可能会持续四到七天。

3.出疱疹:发烧一两天后,嘴里、手掌、脚掌,甚至小屁屁上,就开始冒出米粒大小的玫瑰色疹子。疹子出齐后,部分疹子会变成绿豆大小的疱疹,疱疹的周围有红晕。

身上的疱疹一般不疼不痒,嘴里的疱疹可就麻烦了,一碰就破,一破就疼。一般两到四天后,疱疹就开始结痂,结痂基本就代表手足口病要好啦。

怎样躲过并发症

其实,手足口病病毒就算用生命在捣乱,它们大概也只能蹦跶个七天。哪怕放手不管它,时间一到,也会好的。不过,也有极少数的宝宝在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后,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躲过并发症呢?记重点:“两摸两看”。

1.两摸:一摸宝宝的额头,二摸宝宝的四肢,如果宝宝高烧超过39℃并且四肢冰凉,那就是危险的信号了。

2.两看:一看宝宝精神,二看宝宝有没有四肢抽搐。如果宝宝出现没精神或四肢抽搐等现象,赶紧去医院!赶紧啊!

如何预防

记要点:煮、泡、晒、擦。

煮:宝宝的奶瓶、餐具,用前煮个20分钟,煮煮更健康。

泡:宝宝的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或漂白粉泡个30分钟,把病毒杀干净。

晒:宝宝的毛巾、尿布、衣物、被子等,都要经常换洗。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病毒可是杠杠的。

擦:地面、台面等宝宝经常碰的地方,每周用消毒水或者漂白粉进行擦拭。尤其像厨房、卫生间这些卫生重灾区,更要重点对待。

如何治疗

手足口病的治疗,最最关键的就是两点,一个是体温,一个是疱疹。

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不超过38.5℃时,可以用物理降温,超过39℃就要用药物降温啦,要注意观察,发现宝宝精神不好时,立即就医。

宝宝身上刚长疹子时,可以涂炉甘石洗剂,并及时为小朋友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疱疹。如果疱疹破了,就要改涂消毒液,防止感染。口腔内的疱疹容易破损,形成溃疡,还疼得厉害。可以往宝宝的小嘴里,喷点儿雾状消炎药,让溃疡早点儿恢复。饮食以牛奶、蛋羹、肉糜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为了减少对溃疡的刺激,吸管是个不错的选择呦!

同时还要做好隔离,在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一周之前,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