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的六个要点是什么?患病之后如何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的六个要点是什么?患病之后如何对症治疗?

2017-08-23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成年人可能通过曾经隐性感染或者患病已获得了特异性免疫,患手足口病的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的比例最高。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目前有数十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发手足口病,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被认为是导致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隐性感染者或者患者,隐性感染者即感染了肠道病毒但是不表现出症状的人,多为成人,患者就是感染了肠道病毒并表现出一定症状的人,多为儿童。当我们的手接触到隐性感染者或者患者的鼻涕、液、唾液、疱疹液、粪便等,病毒便会经我们的手进入我们的口中,然后感染我们。比如,在幼儿园里,患手足口病的小朋友A用擦了鼻涕或口水的小手玩了小皮球,当A把小皮球传给另一个小朋友B时,病毒也就跟随小皮球传到了小朋友B的手可能遍布全身,以躯干为多,面部和四肢较少,而手足口病患儿的疱疹好发于手心、脚心、肛周,或者好发于四肢关节处的皮肤。

  关于手足口病的6个要点

  要点1.轻症手足口病会自愈

  手足口病具有自限性,绝大部分患儿只需要隔离休养、对症处理就可以自愈。家长只需做好该做的护理,顺应病程发展,孩子多会自行恢复健康。

  要点2.这样做可以预防手足口病

  5~7月,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

  教孩子勤洗手

  勤给孩子换内衣裤及床上用品

  孩子的餐具及玩具定时清洁

  要点3.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考虑手足口病

  发热、流口水、拒绝吃东西、嘴巴痛、喉咙痛

  口腔、手、脚、肛周有红色疱疹或斑丘疹

  要点4.手足口病不宜擅自用药

  ×给患儿服用抗病毒中药

  ×给患儿服用利巴韦林

  √不滥用药物,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及时就医

  要点5.这样护理患儿好得快

  隔离休养,忌剧烈活动

  饮食宜细软温凉,食物以孩子能接受为准

  若发热或口腔疼痛难忍,规范服用药解热镇痛

  要点6.孩子口腔疼痛时这样护理

  口腔疱疹带来的疼痛让孩子拒绝需要咀嚼的食物,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粥、面、汤羹等软食流质,同时给孩子口服补液盐溶液保证水分和电解质。电解质冰棒也是不错的选择。

  手足口病发病时的表现:

  ⑴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⑵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

  ⑶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⑷极少数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缓性麻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目前对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

  服用抗病毒的药物。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

  若小儿有发热时,多喝水,体温大于38.5℃也可口服退热药。

  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对破溃处,可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及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因口腔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易于消化的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引起疼痛而拒食,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

  小贴士

  成年人可能通过曾经隐性感染或者患病已获得了特异性免疫,患手足口病的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的比例最高。当然,成年人也有可能患病,有少部分家长在照顾完患手足口病的孩子之后也被传染手足口病。通常,我们在感染病毒后可获得长期而又稳定的特异性免疫,但感染不同种类和型别的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免疫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手足口病可能得了还会再得,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