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丙肝,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来自法国萨伯特慈善医院的PatriceCacoub报告了这一研究结果,强调了将丙肝视为影响心脏、肾脏、血管、脑和葡萄糖代谢的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性。丙肝也与非肝癌,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增加有关。
丙肝感染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发作、卒中、外周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等事件,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丙肝病毒(HCV)感染可能通过引起代谢问题或引起炎症而促发心脏病。然而,丙肝治疗和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是否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尚不清楚。
研究排除了HIV或HBV合并感染者,纳入了878例无症状性肝病(ChildPughA阶段)的HCV肝硬化患者,基线时可检测到丙肝病毒。受试者于2006年至2012年期间参加了ANRSCirVir队列,至少随访5年。每六个月观察一次受试者,并将所有心血管事件相关的信息纳入其医疗记录。中位随访时间57.5个月,以评估患者的卒中、心脏病发作、心绞痛、外周动脉疾病、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
随访期间,队列中患者发生了79例重大心血管事件,15例患者死亡,其中7例为心血管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心力衰竭(23例),其次是卒中(16例)。心脏骤发和心脏骤停较少见;
随访期间经HCV治疗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了65%;3年后,风险差异开始变得明显,6年后变得更加明显。随访6年后,2.3%的获得SVR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8.7%的未治愈者发生心血管事件;
早期肝硬化患者中,高总胆红素(>17μmol/L)、低血清白蛋白(<35g/L)和极低血小板计数均与心血管危险增加呈独立相关;
多变量分析显示,高血压(HR3.24)、吸烟(HR4.20)和低血清白蛋白(HR2.78)是目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临床医生在评估患者是否适合直接抗病毒治疗时,应考虑到治愈丙肝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
小编有话说:
丙肝感染,伤害的不仅是肝脏,还有身体其它的器官与代谢功能,从研究来看,发现丙肝病毒,在没有禁忌证及药物可及的情况下,及早治疗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