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6-10-24

《伤寒论》里说伤寒,其中真意几人知?

很多人以为,整部《伤寒论》就只是在讲伤寒,其实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其实一部《伤寒论》所蕴含的内容太多太多,但伤寒肯定是要讲的,比如下面这个条文。

2016-10-24

《伤寒论》中这么多秘密,传与不传都是个问题!

学习《伤寒论》需要靠悟性,也要靠机缘,能够对经文奥义醍醐灌顶,往往就能一日千里。如果不是,往往就会被困在原地。比如说伤寒论中所说的传与不传,也是奥妙万千。预知其中真意,且看下文分解。

2016-10-24

误治的后果很严重,就连千古名著《伤寒论》都十分重视

中医素来讲究辨证施治,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效如桴鼓。早在《伤寒论》中就有一句经典名言:“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意思是说,误治的后果,往往是很可怕的。

2016-10-24

千古《伤寒论》之谜:发热恶寒,发于阴阳?

阴阳被誉为中医的核心,其实阴阳也是大自然的核心,读懂阴阳,即可谓读懂世界。在千古名著《伤寒论》中,在太阳病里就提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的论述,其中深意究竟是什么呢?且看下文:

2016-10-21

《金匮要略》论治风湿病

仲景秉承《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认为风寒湿等邪为致病外因,但更强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突出以“正气虚”为内因。

2016-10-17

《黄帝内经生命智慧》之论“汗法”驱邪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因为正常的情况下血应该运行在脉中,如果治疗有误,把人治虚了,则血就运行到脉外,会出现便血。

2016-08-23

仙草-灵芝的来源及传说故事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民间传说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

2016-08-23

海南黎族人的自然崇拜——走马胎的传说

随着氏族的产生而出现,氏族是它最基础的单位。每个氏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不同的氏族有不同的图腾崇拜以及观念,一个部落可以包括不同图腾崇拜的氏族。

2016-08-23

一方水土养一方橘 新会陈皮甲天下

新会是广陈皮的道地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在历史上被定为贡品,享誉华南、港澳台、美加、东南亚等地。人工驯化栽培始于13世纪。2006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并公告新会陈皮产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标签: 广陈皮 新会 贡品 
2016-08-04

“北人参、南三七”的由来

现代植物学研究证明,三七与被誉为百草之王的人参、西洋参是近亲,它们同属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并都以皂苷为主要有效成分。但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点,区别在于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的不完全相同。

标签: 三七 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