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7-02-04

喜大普奔:中国第一部《中医药法》终于诞生了!

中医药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正因为中医药具有鲜明的特色,所以需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

2017-02-03

阴阳学说的魅力,《黄帝内经》来解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学的精髓之一,自古以来,不少人对研究阴阳五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阴阳五行常常给人神秘莫测、奥妙无穷之感,想要吃透其中精髓,实在难呀!今天,小编就和您从《黄帝内经》的角度一起来学习学习阴阳学说,感受下中医的魅力吧!

2017-01-21

讲故事 学中药——古人的“口香糖”

鸡舌香,又名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阳的作用。丁香艳丽可爱,芳香袭人,既是一种观赏植物,又是一种常用中药。因

2017-01-20

《伤寒论》本来就是本写给“傻瓜“的书

观今之医,经典不思,理数不求,三部不知,用张机之方却不知校经平气之治则;切脉不相神,诊脉不查气,演其所知,各持家技,歪解《伤寒论》,以病代经,指症为证,不知“症”标“证”本,不知药毒,“对症”便处汤药,故虽用《伤寒论》之方却非张机之效。

2017-01-20

张伯礼:《中医药法》遵循中医药规律 全方位保障发展

《中医药法》在质量保障和市场监管方面也有具体规定。如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的使用,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长毒的农药。特别提到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立世贸查验记录制度等等,明确了中药材责任主体,法规严禁一些有害行为,都有利于保障中药材质量。

2017-01-16

黄帝内经揭秘“女七男八”的生命规律,你知道吗?

“女七男八”,是中医学界关于男女生长周期的一种说法,源于《黄帝内经》,即女性的生命周期数是7,每7年体现一次大变化;男性的成长周期是8,也就是每8年有一次生长变化。

2017-01-09

中医经典必背:神农本草经,探秘中药智慧!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2017-01-09

《黄帝内经》揭秘:正常脉象是哪样的?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1];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2];秋日下肤,蛰虫将去[3];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4]。(《素问·脉要精微论》)

2016-12-26

中药里的父爱

中药,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底蕴十分丰富,文化韵味浓厚。当归、半边莲、金银花、何首乌、穿心莲、五味子、远志……这些中药名字,温文尔雅,往往叫人产生无限遐想。中药是煎服的,熬出黑色的浓汁,又苦又涩,可在我眼里,它却有另一番滋味,因为它凝聚着父亲的挚爱。

标签: 中药 父爱 五味子 
2016-12-26

古代名人的养生法,你不想学学吗?

苏武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游览,投身自然,探奇揽胜,能令人心旷神恰,疲惫、郁闷置于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