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4-11-07

且看“药王”孙思邈是如何治疗脚气的?

手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是由于特定种类的真菌感染手足部皮肤,其中又以“脚气”即足癣最为多见。如果同时还有指甲/趾甲外伤,或者患有糖尿病等,手足癣可传染至趾/指甲,造成甲癣。

标签: 中医 脚气 
2014-11-07

值得今人学习的陆游养生经

基于陆游中青年时期的锻炼。他38岁作的《记梦》诗云:“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载功。”诗中描述了他壮年时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

标签: 中医 陆游 养生 
2014-11-04

现代名医冯兴华论秋养——润燥

以秋分时节为分水岭,入秋到秋分期间为初秋,属于温燥,秋分后天气明显转凉属于凉燥。燥邪侵犯人体所产生的症状也有明显的区别,温燥类似感冒发烧,恶寒,干咳痰少,苔黄;凉燥类似风寒感冒,口不渴,苔白痰白。

2014-11-04

现代名医周平安论秋养——补脾

中医健脾坚持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胃以喜为补,五味入胃是五脏所需之补。就是说喜欢或者想吃什么,人的脏腑就需要什么。当然也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摄入所喜爱的食物做到科学合理有度。

标签:  
2014-11-04

现代名医王庆国论秋养——化脾

秋季是萧条肃杀之季,胃肠不好的人在春秋两季最容易犯病,秋季受凉容易导致脾胃虚。王老的导师是我国著名的名医大家刘渡舟,曾经用高粱饴给王老治疗脾胃虚弱。凡是受凉后胃部出现丝丝拉拉的,细细的抽痛,或者吃辛辣的食物,或者饥饱不均造成的胃部疼痛均可以吃高粱饴止痛。

2014-11-04

现代名医王庆国论秋养——疏肝

五指捏成撮即梅花掌敲打下肢的内侧的肝经和外侧的胆经,分别从内外踝向膝关节到大腿的内外侧敲打。薰衣草精油涂抹太阳穴,印堂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头痛头胀,明目。

2014-11-04

现代名医周平安论秋养——理肺

对于形体肥胖的人多痰湿,秋燥口渴喜欢喝凉水,往往出现喝少了口渴,喝多了胃里咣当响,肺里有热想吃凉的,但吃梨又会出现拉肚子腹泻,属于凉燥引起的消化性腹泻。

2014-11-04

国医大师:张灿玾的养生秘诀

养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养形与养神两个方面,而养神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寓养生于生活、工作之中,凡事顺其自然,衣食温饱而足,适寒暑,节哀乐,劳逸适度,动静结合,再辅以必要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则长生虽不可及,但长寿能有所望。

2014-11-04

近代名医--干祖望

干祖望,临床60多年,执教40多年,从事医疗专业写作50多年,现仍拼搏于临床、教学、写作第一线上。研制有效方多首,收入《名医名方录》。中医耳鼻喉科建科30年来,

2014-11-04

中医世家--张灿玾

张老出生中医世家,三代相传,他涉医60余年,医务、教学、研究医理,淀积了他深厚的医道功底,学验俱丰,饮誉四海。他十几岁随父行医,20岁开始独立临诊。调入山东中医学院后,他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从基础到临床,无所不及,授课对象从本科、硕士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