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父母必学 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小宝宝生病了,父母往往不怎么敢孩子吃太多药

孩子发烧怎么办?中医推荐降温秘方

宝宝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疾病,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是如何退烧?快速退烧是家长最大的心愿,那么如何给孩子退烧呢?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上医院打吊瓶,其实孩子发烧不要急于打针。下面健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个退烧的方法,效果很好哦。

最新发布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夜盲症(雀盲症)

先天性小儿夜盲症者多由遗传所致。以视网膜色素变性最为典型,有夜盲、视力狭窄,眼底色素沉着三大主征。视网膜光感受器功能异常,大多数病例视植细胞受累更为严重,使得患者夜视力受损更重。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肠炎(泄泻)

口服抗生素:有些抗生素会刺激肠管发生下痢,有些抗生素抑制正常肠管苗簇之发育性而使病原性细菌过度滋长而发生下痢。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流行性感冒(伤风)

流行性感冒的发生是由于小儿形成未充,肌腠疏薄,卫外机能不固,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伤风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副流感病毒、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自口鼻,皮毛侵入,客于肺卫导致卫表调节失常,肺气失宣。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性肠梗阻是指因蛔虫过多,在肠腔内扭结成团,堵塞肠腔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道所引起的肠道梗阻。祖国医学称“肠结”、“蛔厥”。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理认识尚在探索阶段,多数认为病毒直接侵犯心肌,人类全部的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群有很高的向心作用,感染后累及心脏,可导致心包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随后,由自身免疫反应而进入慢性阶段,造成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后遗症。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急性阑尾炎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可能是厌氧菌侵入阑尾壁使阑尾腔阻塞导致使尖端发炎而成病。祖国医学认为,是因饮食不节,食滞中焦,湿热内蕴,劳倦过度,急速奔走,情志不遂,寒温不适,体虚多卧等因素使肠道气滞血瘀,湿热互结而引起。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血尿

按中医辨证,病初期见发热恶寒,咳嗽,咽红咽痛,扁桃体肿大,然后见尿血,是风热犯肺证。如见起病急,尿血,血色鲜红,排尿有灼热感,小便短赤,尿急,尿频,或伴发热,时见眼睑浮肿或皮肤疮疡,是膀胱湿热证。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蛋白尿(淋症)

常见于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发病早期,尿蛋白随发热减退而消失,只持续几天,尿中除蛋白外,还可见少许白细胞及上皮细胞。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水肿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水肿的发生是由于不当,膳食中蛋白质含量不足,长期腹泻,慢性肠炎,长期慢性呕吐及肝脏疾病,使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故形成水肿。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阴缩症

小儿阴缩症的发病原因尚未清楚,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因肾阳不足,寒邪侵入肝肾使阳衰阴盛,暴怒伤肝,下及肾阳,湿热蕴洁宗筋,故阴茎内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