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父母必学 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小宝宝生病了,父母往往不怎么敢孩子吃太多药

孩子发烧怎么办?中医推荐降温秘方

宝宝感冒发烧是最常见的疾病,家长最担心的问题是如何退烧?快速退烧是家长最大的心愿,那么如何给孩子退烧呢?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上医院打吊瓶,其实孩子发烧不要急于打针。下面健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个退烧的方法,效果很好哦。

最新发布
2016-06-29

中医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物中含维生素D不足。乳类中含维生素很少,如单纯乳类喂养不另加维生素D制剂或少晒太阳,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肾病综合症

小儿肾病综合症的突出特点是高度浮肿。孩子下肢、头面、躯干都可有浮肿,特别是组织疏松的部位更明显,如眼睑,男孩的阴囊可肿得象灯泡,同时还有内脏浆膜腔的积液,如胸腔积液及腹水。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泌尿道感染(尿频尿急症)

新生儿以全身症状为主,多由血行感染引起。症状轻重不一,从败血症伴黄疸到隐性细菌尿,可有发热、体温不升、体重不增、拒奶、腹泻、嗜睡和惊厥等。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

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病因主要是未及时添加补食,铁质或叶酸等营养成分摄入量不足;或因肠胃吸收功能障碍,或因肠寄生虫、慢性腹泻等导致损耗过多等均可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过敏性紫癜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认为主要是小儿腠理不密,表卫不固,易感受外邪且易从热化,邪热与气血相搏,灼伤血络,外溢肤表而出现紫癜。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脑积水(解颅)

头颅增长过快,颅缝开裂,前囟饱满等体征,与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结合病史,临床上不难确诊。注射空气进行脑室造影,不但可以看到增大的脑室及其形状,还可以看到脑组织的部分脉络膜丛,或用导管将聚集的脑脊液引到输尿管、左心房等。手术效果尚不够满意。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急慢惊风(惊厥)

惊厥伴高热:有些纯粹由于高热所致,多见于婴幼儿,体温在39~40℃时即发生,被称为“高热惊厥”。有的是由于感染性休克则属严重。

2016-06-29

中医儿科:新生儿硬肿症(胎寒)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体表面积相对大,易于散热,同时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成人多,其熔点高,受冷后易凝固,在感染、窒息、受寒等因素影响下发生硬肿症。

2016-06-29

中医儿科:新生儿破伤风(脐风)

有分娩时的接生过程及脐带处理消毒不严史或新生儿出生后有外伤局部未经消毒处理史。再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作为临床诊断病例。

2016-06-29

中医儿科:小儿夜啼(夜惊症)

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故曰夜啼。时间久了,会影响小儿健康,又会影响家长的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