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中医把胃炎归为胃痛的范畴,在辨证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专家共识提出了7个分型,将其简化成2类。
简单记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以肝郁气滞、胃络瘀阻为主,由于肝气失调,横逆犯胃引起胃部的不适、疼痛,症状多为胃脘部疼痛,痛处固定或向两胁肋部放射,当情绪波动时症状容易加重;虚证以脾胃虚寒为主,由于长期饮食不调,胃失和降所致,症状多为腹部隐痛,喜温喜按,其余证型不多做介绍。
主要穴位及定位
中脘穴、梁门穴
中脘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
梁门穴
【定位】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等胃疾。
胃俞穴、脾俞穴
胃俞穴
【定位】第l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脾俞穴
【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纳呆,呕吐,腹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疾患。
内关穴
内关穴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眩晕症;肘臂挛痛。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诸疾;②下肢痿痹;③心悸,高血压,癫狂;④乳痈;⑤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要穴。
四类疗法
01、药熨疗法
用具准备:热熨用中药或其他材料,微波炉一台或炒锅一个,棉布袋一个。
中药配方:紫苏子100g、白芥子100g、莱菔子100g、补骨脂100g、吴茱萸50g,用布袋包裹后置于微波炉内,中高火叮热3分钟左右,在合适位置药熨治疗。
操作步骤:
1.患者取端坐位或者卧位;
2.手持已经加热的药包敷于上腹部中脘穴的位置,采用刮擦、揉滚、压按、拍打等手法进行操作;治疗时间约10-15分钟,如药包热量下降,可以换另一个加热完成的药包进行治疗;
3.手持温度合适的药包敷于背部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的的位置,手法与时间与腹部手法一致;
4.两个部位的治疗可交替进行或同时进行,以皮肤发红、微微出汗为宜;
5.疗程:每日可治疗1-2次。
注意事项:
1.高热和急性炎症等实热证禁用;
2.同时有治疗部位的皮肤溃烂、急性出血性疾病禁用;
3.孕妇慎用;
4.操作过程中需要经常检查药包温度是否合适,注意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皮肤的烫伤和擦伤,如患者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也应及时停止治疗;
5.本处方每个药包可以反复使用十次左右。
本处方的药熨疗法可用于除实热证外所有慢性胃炎的辅助治疗。
02、耳穴压豆疗法
用具准备: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胶布、止血钳或镊子、碘伏或酒精。
操作步骤:用镊子将耳穴贴贴于相应耳穴,用拇指指腹轻柔按摩为补法,用拇食指相对用力按压为泻法,主穴选择胃、脾、交感、肺;配穴选择肾、肝、胰胆、皮质下、三焦;对于实证用强刺激的拇食指对压手法,对于虚证用弱刺激的拇指指腹按揉法。
疗程:每1-2天换1次,每次按压2-3分钟左右,每天按压3-5分钟,双侧耳穴轮换使用。
03、脐疗法
用具准备:中药粉、姜汁、纱布、胶布;
处方1(实证胃炎):川楝子6g、元胡、6g、香附6g、姜汁适量;
处方2(虚证胃炎):巴豆3粒、胡椒粉3g、公丁香3g、大枣十枚、姜汁适量
操作步骤:将药粉与适量姜汁调为糊状,敷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疗程:每日换药1次,10次一疗程。
04、艾灸法
用具准备:艾灸筒、艾条、点火器具、生姜片
操作步骤:
1.患者仰卧位;
2.选穴:实证:中脘、梁门、足三里;虚证:中脘、胃腧、脾腧、足三里、内关;
疗程:用艾灸桶每个穴位灸1-2壮,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
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以及消化不良。
健客价: ¥22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伴有幽门螺旋菌Hp感染者),特别是复发性及难治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旋菌Hp感染者),用一般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又较重者。
健客价: ¥22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7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以及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以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7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35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5.2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7.1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9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6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28.8治疗消化道溃疡药。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健客价: ¥30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62.7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2.与抗生素联合,用于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
健客价: ¥13.7适用于治疗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用症状(如胃疼、胃酸、胃胀、胃烧灼、酸性嗳气、饱胀等)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病,神经性消化不良;预防非甾体类药物,化疗药物等引起的胃黏膜损伤。
健客价: ¥32苗医:麦靓麦韦艿怡迄,沆笨挡孟;蒙兜,江给苟,江给苟赖拿,精嘎瑶粘拿。中医:清热养胃,行气止痛。用于胃热气滞所致的脘腹热痛,胸胁胀满,食欲不振,暖气吞酸,以及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1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膜阿米巴病等)。还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目前还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健客价: ¥6傣医:别菲解逼,通喃补塔档细,兵沙把晕。 中医:清热解毒,祛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腹胀、纳差、恶心、便溏、黄疸,急、慢性乙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