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穴是治疗颈肩腰腿疼的要穴,但位于人体脚踝处的昆仑穴为什么称之为昆仑?其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停留两分钟,谜底马上揭晓!
“凡诸孔穴,名不徒设,必有深意”:孙思邈
这是孙思邈对穴位名称的认识,一个穴位它的定位古人不会凭空定出来,就像我们给孩子起名一样,都会含着对子女的期望,名字中每一个字都是细细斟酌而来的。
一提到昆仑穴,我们都会联想到昆仑山。昆仑山脉在我国的西南部,南面就是世界高峰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被称为第一神山、万祖之山,《山海经·西山经》: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昆仑山在古时候的地位是很高的,那可是天帝在人间的都城。古人认为昆仑山是母亲河——黄河的源头,在古代神话中的地位,类似于希腊神话的奥林匹斯山。
讲完了昆仑山的地理,现在回到正题来说说昆仑穴。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五行属火,位于足外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点凹陷中。
小编以前一直困惑,为什么古人偏偏把这个地方叫做昆仑穴,不把内踝尖与跟腱的连线中点凹陷中叫做昆仑穴而叫太溪穴呢?
为什么这个地方明明是个凹陷,却取一个高山的名字?而且此山在古人眼中还是最高山峰。下面就来谈谈我对此穴的认识:
从足太阳膀胱经来看
膀胱经是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从头走足,在背上还有两条分支。“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如果把经脉比喻成河流,我会把膀胱经比作黄河,为什么?李白的将进酒开篇就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昆仑山正是黄河的发源地(古时的巴颜喀拉山脉也属于昆仑)。
有人就说了,不对啊!昆仑穴在脚上啊,而且膀胱经的经脉循行是从头走向脚,也没从脚上开始循行啊!其实,百会穴在最早的时候也叫昆仑穴,百会又被称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六条经脉都汇聚于此。
一条经脉的循行并不是按照单一方向,否则怎么又能出现双向针感呢。就像人体伴行的动脉和静脉它的流向是相反相对的,动脉血液从上流到下,相伴静脉就要从下流到上。经络的经气也是这样,可以双向流通,所以膀胱经的循行也不是单单从头走向足,也有经气从足走向头。
所以从膀胱经气从脚向上的方向来看,昆仑穴处的经气已经呈流动不居之态,蓄积能量冲向巅顶。
从穴位位置来看
本穴位于足外踝附近,观遍全身,足外踝较其他踝突最高。前面说到,古人眼界未宽,认为昆仑山是最高山峰,所以也将此处叫做昆仑穴。脚上的昆仑与头上的昆仑(百会)是相互呼应的。
从穴位功效来看
昆仑穴尤善治太阳头痛。伤寒论第一条条文就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就好比把天空中的太阳遮住,天空昏蒙,寒气袭来。你看昆仑山非常高,离着穹顶、太阳最近,如果从昆仑山上把遮住太阳的那层乌云揭掉不也很容易吗?
在治疗腰痛时,我们经常取昆仑、委中,只是因为昆仑穴在膀胱经吗?我们经常说“不通则痛”,不通的地方就像河流堵塞不畅,我从昆仑这个“黄河之水”发源地多调一些水,往前冲一冲不就通了嘛!
现代医学新用法
现代常用于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如膝关节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踝关节扭伤,下肢瘫痪;神经系统疾病,如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其他,如内耳性眩晕,高血压,甲状腺肿大,脚气,佝偻病,胎盘滞留,痔疮出血。
操作方法
被施术者俯卧位,施术者用拇指指腹点揉昆仑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昆仑穴交替点揉。
怎么揉这个穴位呢?大拇指的指甲要剪短,抠进去,拨动里边那根筋,效果才会好。昆仑穴能及时地解决好多问题。比如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腰痛,另外,这个穴位对高血压也很有效。不过要想降血压,还要用拔罐的方法,而且要先把气血引下来在拔罐才会有好的效果。
一般我们身上某个部位疼痛或者酸痛不舒服的时候,我们总是本能的去敲打这些地方,多数时候是可以缓解一点,但不能彻底消除。拔罐、推拿自己又不好操作。所以说不管疼痛的部位是不是在头上、背部、腿上,只要在膀胱经的这条路上,就去按摩昆仑穴。但是一定要注意一点,哪一侧疼痛,就按摩哪一侧,不要按错哦。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腰疼、头疼、腿疼,就要按摩脚上的这个穴位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每一条经络,都是一个整体,经络上的穴位也是各有分工,就像一条生产线一样,分工合作,才能维持运转。
所以说,昆仑穴是负责膀胱经的畅通,如果这条经络堵塞了,就会出现不舒服,疼痛之类的。那么按摩这个穴位也最有效,一般一段时间后症状就会减轻,多按摩几次就会消失。但是按摩也要有个度,不要一直按,一个穴位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过犹不及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
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驱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膝酸痛。
健客价: ¥750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用于痹症,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肌肉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以上证候者。
健客价: ¥23适用于腰背疼痛、腰肌劳损及腰部扭伤引起的疼痛。
健客价: ¥7.9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用于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腰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炎痛,症见腰腿疼,关节痛及肢体活动受限者。
健客价: ¥23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健客价: ¥13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用于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腰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炎痛,症见腰腿疼,关节痛及肢体活动受限者。
健客价: ¥29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用于痹症,腰腿痛,肌肉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肩周炎、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以上证候者。
健客价: ¥34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用于痹症,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肌肉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以上证候者。
健客价: ¥14.5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用于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痛,症见腰腿痛、关节痛及肢体活动受限者。
健客价: ¥24补肾益精。用于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健客价: ¥18.9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健客价: ¥15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健客价: ¥8.9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驱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膝酸痛。
健客价: ¥890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肾补血。用于风湿骨痛,慢性腰腿痛,肾阳不足及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失眠多梦,气短,心悸,多汗,厌食,腹胀,尿频。
健客价: ¥198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肾补血。用于风湿骨痛,慢性腰腿痛,肾阳不足及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失眠多梦,气短,心悸,多汗,厌食,腹胀,尿频。
健客价: ¥258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用于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腰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炎痛,症见腰腿疼,关节痛及肢体活动受限者。
健客价: ¥35苗医:维象样丢象,泱安档蒙,僵是风,稿计调嘎边蒙。中医: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痹,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等症。
健客价: ¥45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健客价: ¥10.5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健客价: ¥9.6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健客价: ¥10.5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白带清稀。
健客价: ¥322壮腰健肾,养血,祛风湿。用于肾亏腰痛,膝软无力,小便频数,风湿骨痛,神经衰弱。
健客价: ¥8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的症状治疗,能促进关节软骨再生修复。还可用于治疗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手术后痛,外伤后疼痛,颈肩痛、腰腿痛,头痛、偏头痛、扭伤、劳损等。
健客价: ¥7苗医:维象样丢象,泱安档蒙,僵是风,稿计调嘎边蒙。中医: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痹,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等症。
健客价: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