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饮酒的朋友们,可能很多有胃脘痞满嘈杂的症状,这就需要注意照顾好自己的脾胃。文中的医案验方或许会给您以启发,一起看看吧~
脾胃不和
(一)概况
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互为表里。两者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收纳、腐熟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等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从而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其中脾胃不和证是指由脾运不健,胃纳不化,升降不利所致的证候。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肢倦、脘痞隐痛、纳呆嗳气、大便稀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细弱等,此证多见于胃痛、痞满、腹痛、泄泻、郁证、肝风、劳淋等病症。
(二)常用处方:半夏泻心汤
(1)药物组成:姜半夏,淡干姜,条黄芩,小川连,潞党参,大红枣,炙甘草。
(2)基础配伍:出自《伤寒论》。全方七味,适用于以脾寒胃热为基本病机,升降不利为阶段病机的痞满、泄泻、不寐等急慢性疾病。该方以制半夏为君药。半夏,一是取其辛温散结之性,以散寒热、湿热之郁结;二是取其和胃降逆之性,以降胃气之上逆。半夏得阴而生,有“五月半夏生”之谓,而“夏至一阴生”,故半夏顺应阴气萌芽、渐长之性,元素谓其“阴中阳也”,有交通阴阳之妙。臣以淡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条黄芩、小川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其中,姜、夏相伍,升中有降,辛散而不致无度,且能发挥半夏入阴之性;芩、连、夏相伍,降中有升,苦寒而不致败胃;四药合用,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佐以参、枣,甘温益气、健运中州,与半夏相伍,消补兼施,以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意。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与姜、枣相伍,辛甘化阳,以助脾运。全方七味,辛开苦降,寒温一炉,攻补兼施,为脾胃不和,寒热错杂之第一方。
(三)医案:脾寒胃热,肝胃气滞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痞满
吴某,男,58岁。2015年12月30日初诊。
主诉:反复胃脘痞满3年余。
病史:3年来,胃脘痞满嘈杂,每于酒后或作或剧,喜揉按,好温饮。平素大便黏腻不畅,喉如痰塞,心悸。素有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症史,长期嗜酒。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滑。
中医诊断:痞满。
辨证立法:脾寒胃热为基本病机,肝胃气滞为兼夹病机。治以辛开苦降、疏气和胃,基本病机、兼夹病机标本兼顾。
处方:半夏泻心汤加味。
制半夏15g,淡干姜10g,条黄芩10g,小川连9g,潞党参20g,生甘草6g,广木香12g,川厚朴15g,葛花20g,花槟榔20g,决明子30g,枳椇子30g,大红枣(自备)6枚。水煎服,7剂。
二诊:2016年1月6日。服药1周,胃脘痞满嘈杂减而未净,大便渐趋正常。此乃脾升胃降,寒热和畅之证,当固守原法。上方加砂仁粉(冲服)3g,14剂。
三诊:2016年4月6日。上方服完,诸症悉减,血糖稳定。近日饮食生冷,肠鸣腹泻之后,胃脘痞满复作。此乃寒热夹杂,脾阳不振之候,当拟辛开苦降之中,兼以温中健脾之法继进。处方:制半夏15g,淡干姜10g,条黄芩15g,小川连9g,潞党参20g,生甘草6g,广木香12g,炒白术30g,白茯苓15g,砂仁粉(后入)3g,大红枣(自备)6枚。水煎服,7剂。药后,诸症皆减,再以上方加葛花20g,晚蚕沙(包煎)10g善后。
按语:《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本案患者长期饮酒,徒伤脾胃,以致湿遏脾阳,热阻中宫,脾胃升降不利,故胃脘痞满、嘈杂,酒后或作或剧,喜揉喜温。同时,肝胃气滞,湿阻肠络,则大便黏腻不畅;肝胃不和,痰阻心肺,则喉如痰塞、心悸。其中,脾寒胃热为基本病机,肝胃气滞为兼夹病机。治当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木香、厚朴、槟榔、决明子、砂仁粉化湿导滞,葛花、枳椇子解酒。药证合拍,故服药3周而诸症缓解。三诊时,因饮食生冷致肠鸣腹泻,胃脘痞满,此寒热夹杂为基本病机,脾阳不振为阶段病机之候,故仍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并辅以小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等方,标本兼顾,诸症亦减也。
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37.99益气温胃、散寒行气、活血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寒凝血瘀引起的胃脘痞满疼痛、纳差、嗳气、嘈杂、腹胀等;慢性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0益气阴,健脾胃,消痞满。
用于中虚气滞所致胃脘痞满,嗳气纳差,时有隐痛。
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淤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黄等。
健客价: ¥15舒肝利胆,行气止痛。用于气滞所致胁痛,症见:胁痛腹胀,阵发绞痛,痛引肩背,胃脘痞满,厌食油腻;胆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6.8理气解郁、化瘀散结、利胆排石,用于胆石病气滞证。症见:右上腹胀满疼痛,痛引肩背,胃脘痞满,厌食油腻。
健客价: ¥27.6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用于脾肾虚弱而致的肢体倦怠,气虚无力,不思饮食,胃脘痞闷,腰痛腰困,腿膝疲软,头晕耳鸣。
健客价: ¥8清肝利胆,退黄除湿。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身目俱黄,发热或无热,食欲不振,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
健客价: ¥38理气散寒,清热化瘀。用于寒热错杂症,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胀闷,疼痛、嗳气、返酸、嘈杂、口苦;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2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健客价: ¥10.49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健客价: ¥14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等。
健客价: ¥19.9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健客价: ¥14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健客价: ¥4健脾消食。用于脾虚停滞,脘腹痞满,倒饱嘈杂,不思饮食。
健客价: ¥7行气止痛,宽中和胃。用于气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疼痛胀满、泛吐酸水、嘈杂似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1泻火,疏肝,和胃。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健客价: ¥9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健客价: ¥7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健客价: ¥12养阴和胃。用于胃痛灼热,嘈杂似饥,口咽干燥,大便干结;浅表性胃炎。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及各种胃部不适症。
健客价: ¥18疏肝、健胃、清热、愈溃疡、消肿。用于"木布"病迁不愈,胃脘嘈杂、灼痛,肝热痛,消化不良,呃逆,吐泻胆汁,坏血和烟汁样物(即赤白痢疾),急腹痛、黄水病、脏腑痞瘤,食物中毒以及陈旧内科疾病,浮肿、水肿等。
健客价: ¥110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肋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健客价: ¥17.5健胃消食,制酸止痛。主要用于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胃脘疼痛,嘈杂泛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健客价: ¥23理气散寒,清热化瘀。用于寒热错杂症,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胀闷,疼痛、嗳气、返酸、嘈杂、口苦;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