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生活 > 中医养生 > 曲鬓穴:齿痛、目赤肿痛

曲鬓穴:齿痛、目赤肿痛

2018-08-24 来源:刮痧拔罐手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曲鬓。曲,隐秘也。鬓,鬓发也,既为肾气所主之物又为血之余,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而性温热。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化雨而降。

曲鬓穴:齿痛、目赤肿痛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疾病〗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得顾。

〖人体穴位配伍〗配风池穴、太冲穴治目赤肿痛;配下关穴、合谷穴、太冲穴治疗头痛、口噤不开。

〖刺灸法〗向后平刺0.5~0.8;可灸。

〖附注〗足太阳、少阳之会。

〖别名〗曲发穴。

〖穴义〗胆经经所在此化雨而降。

〖名解〗

曲鬓。曲,隐秘也。鬓,鬓发也,既为肾气所主之物又为血之余,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而性温热。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化雨而降。本穴物质为悬厘穴传来的天部寒湿水气,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而降,所降之雨虽与天部气血相比而为寒湿,但仍为温热之性,故名。

足太阳少阳之会。本穴虽为胆经之穴,但其气血的运行变化是受膀胱经外散的寒湿之气而表现为冷降收引,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寒湿水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由天部冷降后化为地部经水。

〖功能作用〗降浊除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类经图翼》:主治偏头痛,面肿,目锐眦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