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仁
【据说与长寿相关】
早在《周礼》中“麻”即为五谷之一,《本草纲目》则言火麻仁补中益气,久服康健不老。现代研究表明火麻仁营养丰富,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含量很高,且较为符合人体营养需求,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之一,在著名的长寿之乡——广西巴马作为当地居民主要食物,与长寿密切相关。
【牛刀小试】
答案:
1.B2.A3.C4.A
饮
A火麻仁饮片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棱,顶端略尖,基部有1圆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种皮绿色,有子叶2片,乳白色,富油性。
片
B郁李仁饮片本品呈卵形。表面黄白色或浅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尖端一侧有线形种脐,圆端中央有深色合点,自合点处向上具多条纵向维管束脉纹。种皮薄,有子叶2片,乳白色,富油性。
辨
C牵牛子饮片呈三棱状卵形,长4~8mm,直径3~5mm,表面黑灰色(黑丑)或淡黄白色(白丑)。背面正中有纵直凹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
析
D巴豆饮片本品呈卵圆形,一般具三棱,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与主治】
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各家之言
《神农本草经》:气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
《药性论》:使。治大肠风热结涩及热淋。子五升,研同叶一握捣相和,浸三曰,去滓,沐发,令白发不生,补下焦主治渴。
《日华子本草》:补虚劳,逐一切风气,长肌肉,益毛发,去皮肤顽屑,下水气及下乳,止消渴、催生,治逆横产。
《药类法象》:辛、甘,润。治风燥,大便不通。
《本草经疏》:麻子,即大麻仁,禀土气以生。《本经》味甘平无毒。然其性紧滑利,甘能补中,中得补则气自益。甘能益血,血脉复则积血破,乳妇产后余疾皆除矣。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荣者,血也,阴也。经曰:阴弱者,汗自出。麻仁益血补阴,使荣卫调和,风邪去而汗自止也。逐水利小便者,滑利下行,引水气从小便而出也。好古云:入手、足阳明,足太阴经。阳明病汗多,及胃热便难三者皆燥也。用之以通润。
《景岳全书》:能润心肺,滋五脏,利大肠风热结燥,行水气,通小便湿热,秘涩五淋,去积血,下气,除风湿顽痹,关节血燥拘挛,止消渴,通乳汁,产难催生,经脉阻滞。
【对于《本经》补中益气的理解】
《本草乘雅》:体直类木,仁滑似髓,肝之肾药也。故益精填髓,润发黑须。大麻色黄,气味甘平,为脾胃之体药;枝茎条畅,为脾胃之用药;仁脂濡润,为脾胃之滑剂,湿剂也。故主补中益气,久服肥健,不老神仙。
《本草崇原》:大麻放花结实于五六月之交,乃阳明太阴主气之时。《经》云: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又,长夏属太阴主气,夫太阴、阳明,雌雄相合,麻仁禀太阴、阳明之气,故气味甘平。主补中者,补中土也。益气者,益脾胃之气也。
《本草求真》:久服能令肥健,有补中益气之功,亦是燥除血补而气自益之意。若云竟能益气,则又滋人歧惑矣。
脾约丸
《本草经疏》: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之甘以缓脾润燥,故仲景脾约丸用之。
《本草思辨录》:仲圣麻仁丸证,是脾受胃强之累而约而不舒,于是脾不散精于肺,肺之降令亦失,肺与脾胃俱困而便何能下。麻仁甘平滑利,柔中有刚,能入脾滋其阴津,化其燥气。但脾至于约,其中之坚结可知。麻仁能扩之不能破之,芍药乃脾家破血中之气药,合施之而脾其庶几不约矣乎。夫脾约由于胃强,治脾焉得不兼治胃,胃不独降,有资于肺,肺亦焉得不顾,故又佐以大黄枳朴攻胃,枳二抑肺。病由胃生而以脾约标名者,以此为太阳阳明非正阳阳明也。兼太阳故小便数,小便数故大便难。治法以起脾阴化燥气为主,燥气除而太阳不治自愈,故麻仁为要药。治阳明府病非承气不可,故取小承气之大黄枳朴而复减少其数也。
药物
七情
《本草蒙筌》:恶茯苓一味,畏牡蛎白薇。
忌宜
《本草经疏》:陈士良云:多食损血脉,滑精气,痿阳事,妇人多食即发带疾,以其滑利下行,走而不守也。
《景岳全书》:凡病多燥涩者宜之。若下元不固,不便溏阳痿,精滑多带者,皆所忌用。
【火麻苏子粥】1
原料:火麻仁15g,紫苏子10g,粳米适量。
做法:将火麻仁和紫苏子加水研磨,取汁分2次以粳米适量煮粥食。
功效:润肠通便,用于妇女产后头昏、多汗、大便秘结或老人、虚弱人之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禁忌:下元不固者,如便溏、滑精、多带等,禁服。
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健客价: ¥11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5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5润肠通便。用于肠热津亏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干结难下、腹部胀满不舒;习惯性便秘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润肠通便,消食导滞。用于胃肠积热、肠燥津伤所致的大便秘结、胸腹胀满、饮食无味、烦躁不宁、舌红少津。
健客价: ¥11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健客价: ¥12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健客价: ¥13润肠通便,健胃消食。用于胃肠积热,肠燥津伤所致的大便秘结,胸腹胀满,饮食无味,烦躁不宁,舌红少津。
健客价: ¥16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健客价: ¥9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健客价: ¥23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健客价: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