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道医治病的八法,主要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里面有祛邪扶正之分,其中汗、吐、下就是属于祛邪法,汗法就是用解表发汗的方法,祛除在表的邪气;吐是用催吐的方法,促使人体吐出有害病邪;下法是通过泻下的方法,驱逐胃肠间的各种病邪。这三种攻邪方法当中汗法、泻法现在还是经常使用,只是吐法使用的场景大大减少,只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是用到。
吐法,其实就是各种催吐手段,促使人体将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有害物质呕吐出来。这种方法不但道医有,西医一样有。比如我们常见的在嘱咐患者多饮一些水后,用压舌板在舌根部按压,促使病人产生呕吐,在古代还有用鹅的羽毛伸入咽喉上部,促使病人呕吐的方法称为“探吐”。
除了上面这些,在中药当中还有一类涌吐药,服用后能刺激胃黏膜,可以使病人产生恶心呕吐。这类药物在使用的时候有严格的使用范围,最重要的就是有害物质在胃中,还没有被吸收。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个常见涌吐药。
瓜蒂
瓜蒂,又叫苦丁香,这味药物十分常见,就是我们夏天经常吃的甜瓜(有的地方也叫香瓜)的果蒂,吃过的朋友知道甜瓜是甜而脆的,不会造成呕吐,但是瓜蒂却十分的苦,这种药物可以刺激胃黏膜,是一种常见且常用的涌吐药物。瓜蒂味苦、性寒,有毒,归胃经,具有涌吐、祛湿热的作用。对于一般用量如果是水煎服的话,用量为2.5-5g,入丸散的话,用量为0.3-1g。涌吐的作用前面已经提到了,就不多讲。瓜蒂的祛湿热作用,是可以用来治疗湿热黄疸的,可以用瓜蒂研末吹入鼻中,令黄水从鼻子中流出,起到祛湿退黄的作用,也可以单用瓜蒂煎汤服用,比如一物瓜蒂汤。
常山
常山,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其嫩叶称“蜀漆”。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肝、心经。具有涌吐痰饮、截疟的作用。这个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十分强烈,引起的呕吐要比瓜蒂作用更剧烈,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涌吐药物。一般用量为5~9g。这个药物还有治疗疟疾的作用,很多药理实验证明当中含有的生物碱对疟原虫有强有力的作用,但是也因为它有引起剧烈呕吐的副作用,病人很难接受,所以使用的比较少。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3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9.9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