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生活 > 中医养生 > 24节气之秋分

24节气之秋分

2017-09-25 来源:彭浦镇中医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温燥咳嗽是属于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少量粘痰,不易咯出,甚至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

  24节气之秋分

  秋分

  秋分时节北斗星指向巳,太阳黄经为180度,时值公历9月23日前后。这时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秋分刚好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所以称之为秋分。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确切的说,北半球的秋天是秋分开始的。

  “月到中秋分外明”

  在民俗方面,中秋节是此时最为隆重的节日。

  八月中秋节,魏晋以来,即流传了“中秋赏月”的风俗。传说元代统治阶级残酷的压迫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为了相约反元,起事者便把起义的日期和暗号写在纸上,包在糖月饼内,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元王朝的统治。人们为了纪念起义成功,都在八月十五起义之日吃月饼。民谚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说,其中有一个意思就暗喻明王朝的兴起。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从秋分这一节气开始,人们的秋燥症状一般属于凉燥。秋分以前因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当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温燥咳嗽是属于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或者少量粘痰,不易咯出,甚至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初发病时,还可能会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凉燥咳嗽是属于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有轻微发热,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咳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这类病症虽不是大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病邪便会深入体内,病情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引发其他病变。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现象,所以应及早治疗和预防。

  饮食调节方面应以清润、温润为主。事实证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由于气候干燥,故应尽量少吃辛辣食品,遵守“少辛增酸”的饮食原则,如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要少吃,而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新鲜瓜果和蔬菜可多吃。要多喝开水、淡茶、豆浆、乳制品、果汁等,这样可以起到益胃、生津的功效。老年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法,如选食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也可烹制杏仁猪肺汤、罗汉果炖猪肺、贝梨(贝母和雪梨)炖猪肺、莲子百合炖猪肉、沙参炖肉等保健药膳服食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