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儿科 > 不同体质和年龄,孩子“秋冻”有讲究!

不同体质和年龄,孩子“秋冻”有讲究!

2017-09-09 来源:中医育儿经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较高,可以不必过早给孩子添加衣服;到了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这时穿衣就要有所控制,适当地让机体‘冻一冻’,以免穿衣过多出汗,伤阴耗气,影响宝宝健康;而到了晚秋,秋冬交接,则更多强调的是防寒保暖。

  不同体质和年龄,孩子“秋冻”有讲究!

  中医上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因为秋天是阴长阳消的季节,所以要养阴为主。同时,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因此养生应以养肺为主。

  此时进行所谓的“秋冻”锻炼,不仅能提高人体抗病和抗寒能力,还能对呼吸系统疾病起到预防作用。

  在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较高,可以不必过早给孩子添加衣服;到了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这时穿衣就要有所控制,适当地让机体‘冻一冻’,以免穿衣过多出汗,伤阴耗气,影响宝宝健康;而到了晚秋,秋冬交接,则更多强调的是防寒保暖。

  不同的宝宝应该用不同的“秋冻”方式。

  0~1岁小宝宝

  不要太“冻”,但是可以慢加衣,避开早晚太凉的时间段来适当接触冷空气。

  一、避免穿太多

  有时妈妈们总担心宝宝会冷,尤其是越小的宝宝,越觉得他们柔弱,所以天气稍有变化时,就给宝宝早早地添加了衣服,这样宝宝的身体一点也得不到来自冷空气的锻炼,会使宝宝的防寒能力降低,不利于机体的调节,反倒到了更冷的冬季,更不能抵御寒冷和病菌的侵袭了。

  而且,小宝宝穿得太多,有时即使身体出汗了,也有可能因为不会表达而不会被及时发现,所以反倒更容易导致出汗后受凉引起感冒。

  二、帮宝宝做做被动体操

  不要觉得小宝宝不会走路就不会运动,担心他们会冷。其实可以帮宝宝做做被动体操也能起到锻炼的目的,而且小宝宝自己在婴儿车里伸伸胳膊、踢踢腿也是在运动。

  1岁以上健康的宝宝

  可以适当“秋冻”,少加衣、慢加衣,让宝宝循序渐进地适应冷空气,多多进行户外锻炼。

  一、适度地慢加衣服

  一般情况下,温度在处于15~20℃的时候,可以适当少穿一点点衣服,让宝宝有机会暴露在冷一点的环境中。在逐渐变冷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但是不要盲目地冻,也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物。如果宝宝鼻尖和手脚都发凉,则说明宝宝穿得可能有点少了。

  二、切忌突然加或者脱衣服

  从中医的角度讲,宝宝属于稚阴稚阳的体质,体温调节的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受外界冷热影响,体温容易变化很快,所以不要突然地给宝宝增加或减少衣服,这样当宝宝遇到热或冷的刺激时,身体不能很快适应,极容易因为受风寒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秋冻有度,注意三暖

  查看宝宝穿衣是否合适,只要保证“三暖一凉”就可以,一是手暖、二是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

  1、手暖

  抚摩宝宝手心,如果是温热而无汗,证明穿衣是得当的。

  2、肚暖

  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宝宝常脾胃不足,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影响到正常的消化吸收,所以,“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睡觉时围上肚兜,是保持肚暖的好方法。

  3、足暖

  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小孩秋冻要分清体质

  一、体质弱的宝宝

  不适宜“秋冻”,慎重增减衣服,最好通过饮食、运动等增强体质。

  体质比较弱、爱生病,或者患有慢性病的宝宝,身体机能本身就比较差,最好不要盲目地进行“秋冻”,以免冷气入侵导致感冒。

  对于体质比较弱的宝宝,最好是在秋、冬天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尽量减少在感冒高发季节到公共场所的次数。

  二、有内火的宝宝

  有的宝宝属于内火偏旺的宝宝,比如饮食不均衡,爱吃肉、消化不好、大便干、爱汗或者爱流鼻血等,这类宝宝最好别穿太多,否则一冻更容易着凉。而且平时多吃些蔬菜,并减少吃肉的量,可以帮助改善便秘及消化不良等问题。

  三、气虚的宝宝

  有些宝宝存在面色发白、没精神、消化不好、大便较稀、手脚冰凉等表现,这类宝宝属于脾胃比较虚弱的宝宝,不适合“秋冻”,否则盲目地“冻”,可能对宝宝的健康更不利,所以增减衣服应当更谨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