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味辛,性温。入肝、脾经。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朴伤痛,呕吐腹痛,具有药香两用价值。金疮出血,痈疽疮肿,瘀血肿痛,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
性味:
辛,温。
①《海药本草》:"温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甘,温平,无毒。"
③《纲目》:"辛,温,无毒。"
归经
入肝、脾经。
①《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②《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朴伤痛,呕吐腹痛,具有药香两用价值。金疮出血,痈疽疮肿,瘀血肿痛,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后下;研末吞服,每次1~2g。
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相关配伍:
1、用于跌打损伤。凡有瘀血停滞作痛,或体内、体外出血(不甚严重者),都可应用。常配乳香、没药、三七、自然铜等制成丸、散(研成极细末)内服或外敷,能止血生肌、镇痛。
2、用于理气化瘀止痛,功用大致与檀香相同,故可用子代替檀香治疗真心痛(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常配活血药同用,方如冠心二号方。据观察,本方治冠心病疗效较好,能减轻症状。
3、配蒲公英:蒲公英苦散滞气,甘以解毒,寒能清热,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二者相伍,一先于活血散瘀,一先于清热解毒,相须为用,治疗痈疽疮肿。
4、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二药合用,活血行气功效相加,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5、配三七:三七甘缓温通,苦降下泄,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二药相合,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跌打瘀痛、痈疽肿痛。
6、配威灵仙: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之功,二药相伍,皆可祛风通络,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
7、配丹参:丹参苦能降泄,微寒清热,多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之功。二药合用,化瘀力胜,丹参有清热之效,降香更有降气之能,故用于胸痹心痛、胁肋刺痛、痈疽疮肿。
8、配郁金:既入血分,行血中之气,破瘀止痛,又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二药合用,治疗气滞血瘀、胸胁刺痛。
9、配藿香:降香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藿香散邪辟秽,理气化湿,止呕和中,醒脾开胃。二药合用,治疗暑夏寒湿,症见发热头痛,胸胁满闷,纳呆泛恶,腹痛吐泻,湿浊伤中者。
10、配乳香:乳香辛散苦降温通,气味芳香走窜,内能宣通脏腑,外能透达经络,功善和血化瘀,有止痛、伸筋、消肿、生肌之功,二药配伍,用于瘀血阻滞胸痹胁肋疼痛、痈疽疮肿、跌打损伤等证。
11、出血证。本品辛散温通,能化瘀行血止血,适用于瘀滞性出血证,尤其适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内外出血之证,为外科常用之品。如《名医别录》治刀伤出血,单用本品研末外敷;《百一选方》治金刃或跌扑伤损,血流不止,以本品与五倍子共研末,捣敷患处。若治内伤吐血、衄血,属血瘀或气火上逆所致者,本品能降气化瘀止血,常与丹皮、郁金等同用。
12、胸胁疼痛、跌损瘀痛。本品味辛,能散能行,能化瘀理气止痛,可用治血瘀气滞之胸胁心腹疼痛及跌损瘀肿疼痛。如《本草经疏》治上部瘀血停滞胸膈者,以本品为末煎服;临床亦常与五灵脂、川芎、郁金等同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13、呕吐腹痛。本品辛温芳香,其性主降,故能降气辟秽,和中止呕,可用于秽浊内阻脾胃之呕吐腹痛,常与藿香、木香等同用。
附方:
1、金疮出血︰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之。(《医林集要》)
2、痈疽恶毒︰番降末、枫、乳香,等分为丸,熏之,去恶气甚妙。(《集简方》)
3、冠心二号方(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降香15g,丹参30g,赤药15g,川芎15g,红花15g,作冲剂,每日一剂,分三次冲服,一疗程四周,可连续用三疗程。
4、气滞血瘀所导致胸痹刺痛:降香,蒲黄,川芎,五灵脂,桃仁各10克。用水煎后服用。
5、跌打损伤:降香,续断,补骨脂各15克,当归15克,紫荆皮,桃仁各10克。用水煎后服用。
6、治金刃或打扑伤损血出不止:降香香末、五倍子末、铜末(是削下镜面上铜于乳钵内研细)等分或随间加减用之。上拌匀敷。
7、治外伤性吐血:紫降香3g,花蕊石3g,没药1.5g,乳香1.5g,共研极细末。每服0.3g,童便(新尿出者)或黄酒1杯送服。
临床应用:
用本品与川芎、赤芍、丹参、红花各等分,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总有效率为94.2%(新医药学杂志,1978,6:41);用以丹参、降香各1g组成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肾小球肾炎24例,疗效满意(四川中医,1988,8:9);另报道,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可使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中草药,1987,9:45)。
药理作用:
1、中药降香挥发油及其芳香水有抗血栓作用,黄檀素有微弱的抗凝作用,
2、能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轻度增加心跳振幅,不引起心律不齐。
3、降香乙醇提取物有抗惊厥、镇痛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2.《本草经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煎药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3.《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虚损吐红,色瘀昧不鲜者宜加服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
预防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成人非瓣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SEE): ·先前曾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 ·左心室射血分数<40% ·伴有症状的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级 ·年龄≥75岁 ·年龄≥65岁,且伴有以下任一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或高血压
健客价: ¥168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121.高血压。 2.冠心病。 3.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
健客价: ¥30益气生津,活血通脉。用于心气不足,心阴虚弱引起的心血瘀阻,心悸气短,胸闷作痛,自汗乏力,脉微结代;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
健客价: ¥16.5活血化瘀,强心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烦心悸,心绞痛。
健客价: ¥28理气、宽胸,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心脉不通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疼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3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121.房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纤颤转律和转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2.结性心律失常。 3.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危及生命的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性心律过速或心室纤颤的预防)。 4.伴W-P-W综合征的心律失常。 依据其药理学特点,胺碘酮适用于上述心律失常,尤其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心力衰竭)。
健客价: ¥34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9.5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刺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2活血化瘀。 用于心血瘀阻之冠心病,心绞痛。
健客价: ¥30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6活血化瘀,强心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烦心悸,心绞痛。
健客价: ¥28活血化瘀。用于瘀血内停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4活血化瘀,强心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烦心悸,心绞痛。
健客价: ¥30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冠心舒通胶囊用于胸痹心血瘀阻证,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34.5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养血安神。用于治疗胸痹、心痛属气滞血瘀症、高脂血症以及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对胸闷、心悸、头晕、失眠等症有改善作用。
健客价: ¥42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所致的胸闷、胸痹、心悸气短;冠心病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50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9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7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6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