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治病方法,晋代名医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就有相关记载。起初的“拔罐”并不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皮肤的破溃处来排吸脓血。后来,罐具的种类越来越多,拔罐的作用也不断扩大,常用来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皮肤病等,逐渐成为了中医治疗中十分重要的方法。
拔罐疗法的原理是将罐具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患处或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和瘀血,从而使邪气从体内排出体外。
中医认为,拔罐疗法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散寒、调理脏腑、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祛除邪气,调整经络气血,使气血阴阳达到平衡。尤其受了寒、湿等邪气侵袭的人群,十分适合用拔罐来治疗。
玻璃火罐效果好
在拔罐疗法中,罐具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玻璃火罐和真空抽气罐。
从医生角度讲,最好的是玻璃火罐。因为需要拔罐的人群常常是受了寒湿之邪,火罐的温通作用比较强,能够更好地驱寒外出,治愈疾病。操作时,一般取一根铁丝,顶端缠绕少许纱布,蘸满酒精(以酒精不下滴为度)后点燃,在干净玻璃罐内旋转2~3圈,然后快速扣在患处,留罐10分钟左右即可。火罐效果好,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居家操作比较安全的是抽气罐,抽气罐温热作用较弱,但仍然可以疏通气血,缓解疾病。一般抽气罐的罐顶有一个抽气阀门,把罐口放到施治部位上,然后操作阀门把里面的空气排空,罐就可以吸附到皮肤上了。除安全性较高外,抽气罐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感受调节吸附力量的大小,治疗过程较为舒适。
此外,南方湿度大的地区还可用竹罐,藏医、蒙医还常用铜罐等,只是临床并不常见。
选罐也要选大小,可以根据个人的体型及肌肉组织的丰厚程度来酌情选择。一般肌肉、脂肪丰厚的地方用大罐,骨骼较多的部位用小罐,胖人可以用大罐,瘦人可以用小罐。罐具的选择在临床上并不苛刻,具体可以从两方面来帮助判断:一是罐具能否在皮肤上吸附住;二是患者的主观感受,负压力量适不适合,想要力量大一些,就选大罐,想要力量小一点,就选小罐。
适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和关节软组织的疼痛。
健客价: ¥60止泻作用
健客价: ¥18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健客价: ¥398止咳作用。
健客价: ¥18对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头昏、眩晕、视力及听力障碍、脑供血不足、颈椎活动功能受限、颈椎部软组织痉挛及肩周炎引起的关节刺痛或钝痛,关节僵硬,屈伸不利、颈肩臂部位的酸、麻、胀、痛等症状有辅助缓解作用。
健客价: ¥39傣医:通塞勒塞拢,兵农杆农内农接,混兵内,兵。 中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用于气滞血瘀所致乳癖, 乳腺小叶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
健客价: ¥39傣医:别菲解逼。兵休占,兵那干。中医:疏风清热,解毒消痤。用于风热上逆所致的痤疮,黄褐斑。
健客价: ¥510傣医:别菲解逼。兵休占,兵那干。中医:疏风清热,解毒消痤。用于风热上逆所致的痤疮,黄褐斑。
健客价: ¥1800傣医:别菲解逼。兵休占,兵那干。 中医:疏风清热,解毒消痤。用于风热上逆所致的痤疮,黄褐斑。
健客价: ¥1120傣医:通塞勒塞拢,罕接。兵拢梅兰申,接腰,哈接。 中医:祛风除湿,散寒通络。用于风寒湿痹所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腰肌劳损,外伤性腰腿痛。
健客价: ¥45傣医:别菲解逼。兵休占,兵那干。中医:疏风清热,解毒消痤。用于风热上逆所致的痤疮,黄褐斑。
健客价: ¥664傣医:别菲解逼。兵休占,兵那干。 中医:疏风清热,解毒消痤。用于风热上逆所致的痤疮,黄褐斑。
健客价: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