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骨科 > “好色”的颈椎病,可以这样制服它!

“好色”的颈椎病,可以这样制服它!

2017-04-20 来源:中医妇科养生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先用拇指按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两颞部及前额部操作约2分钟,用力要轻柔;然后用扫散法操作1~2分钟;最后用五指拿法拿头部五经3~5分钟。

  一、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临床上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以及混合型颈椎病。本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临床资料显示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本病属于中医的痹证、痿证、眩晕等范畴。

  二、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颈椎病的治疗遵循“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瘀则通之,结则散之,寒则热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

  (二)分证论治

  1.风寒湿痹证

  证候: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代表方:桂枝附子汤。

  基本处方:桂枝12g,炮附子15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6g。

  2.气滞血瘀证

  证候: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代表方:舒筋汤。

  基本处方:当归12g,赤芍12g,姜黄12g,伸筋草15g,松节6g,海桐皮15g,落得打15g,路路通15g,羌活12g,防风12g,续断15g,甘草6g。

  3.湿阻络证

  证候: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温经通络,除湿化痰。

  代表方:温胆汤。

  基本处方:生姜12g,半夏6g,橘皮9g,竹茹6g,枳实12g,甘草3g。

  4.肝肾不足证

  证候: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治法:补益肝肾,平肝潜阳。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基本处方:天麻9g,钩藤12g,生石决明18g(先煎),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5.气血亏虚证

  证候: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

  代表方:归脾汤。

  基本处方:白术15g,当归15g,白茯苓15g,黄芪15g,龙眼肉15g,远志10g,炒酸枣仁10g,木香5g,炙甘草5g,人参5g,生姜5g,大枣6枚。

  三、中医适宜技术疗法

  (一)针刺疗法

  1.体针

  取穴:颈夹脊、大杼、风门、肺俞、列缺、阿是穴。颈型加养老、后溪;神经根型加曲池、合谷;椎动脉型加风池、天柱;交感型加内关、三阴交、太冲;脊髓型加关元俞、足三里。

  操作:针刺以得气为度,使酸胀感扩散至颈项部,进针0.5~1寸。

  2.耳针

  取穴:颈、颈椎、枕、肩、肩关节、肘、肾、肝、心、脾、神门。

  操作:每次辨证选3~5穴,毫针刺法或压丸法。

  (二)推拿疗法

  选取部位:压痛点、风池、风府、肩井、天宗、肩三针、曲池、外关、合谷,颈、肩、背部和患侧上肢部。

  操作:用一指禅推法从风池沿颈项两侧推至颈肩交界处,往返10~20遍;用按揉法按揉两侧颈肩部,以椎旁及肩部的压痛点为重点,同时配合颈部的屈伸、旋转等被动运动,运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时间约5~8分钟;用拿法拿肩井,约1分钟;用指按法按天鼎、天宗及阿是穴,每穴约1分钟。

  ①颈型颈椎病:有颈椎错位者,可施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整复。

  ②神经根型颈椎病:先以轻柔一指禅推法沿放射性神经痛路线循经操作3~5分钟,以缓解疼痛,动作要轻柔;然后做颈椎掌托拔伸法或颈椎肘托拔伸法1~2分钟,再缓慢屈伸患者颈部5~10次。

  ③脊髓型颈椎病:常规操作中除去颈椎被动运动手法;然后用按揉法在下肢前侧和后侧操作6~8分钟,以松解下肢肌张力。

  ④椎动脉型颈椎病:先用拇指按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两颞部及前额部操作约2分钟,用力要轻柔;然后用扫散法操作1~2分钟;最后用五指拿法拿头部五经3~5分钟。

  ⑤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先用轻巧的一指禅推法或拇指拨法在颈前气管两侧循序施治3~5分钟,以刺激其深部的椎前肌群,并配合轻巧的颈部后伸运动,使痉挛的椎前肌群放松;若患者以慢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则配合按压百会、太阳、率谷等穴各1分钟,并以一指禅偏峰推法或点按法刺激两眼眶内缘1分钟;若患者以视力降低为主要表现,则需在拔伸颈椎时适当加大颈部前屈的角度,并以一指禅偏峰推法或点按法刺激两眼眶内缘及双侧风池1分钟;若患者以胸闷、心悸为主要症状,则以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或拇指拨法沿前斜角肌、胸小肌推移到胸大肌及诸肋间隙1分钟;以掌擦法擦热左侧胸壁,配合点按内关、膻中等穴各1分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