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阅读、整理近代医家秦伯未的《秦伯未膏方集》,丁甘仁的《丁氏百病医方大全》,曹家达的《曹氏伤寒发微》,何廉臣的《增订伤寒百证歌注》,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伤寒论概要》,恽铁樵的《恽铁樵伤寒金匮研究》,张山雷《籀荔谈医一得集》,祝味菊的《伤寒新义》和《伤寒方解》,承淡安的《伤寒论新注》等近代医家编撰《伤寒论》方面的论著,充分展现了他们运用《伤寒论》的思维和方法,灵活运用《伤寒论》方药,治疗临床疑难杂症。文章摘录著述中医家观点,临床应用经验,体现近代《伤寒论》研究,逐步趋
向精通伤寒温病两套辨证论治方法,寒温融合成为一个体系。
1、继承发展,倡立寒温统一的外感病学
秦伯未比较分析伤寒与温病学说后认为,温病是伤寒的发展,两者虽具多种差异性,但又具颇多共同性,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因而没有必要将两者对立起来,应当在尊重两种学说的前提下,使两者统一起来,建立完整的中医外感病学(或叫传染病学),从而使之在临床应用上大地提高一步。
具体地说,这两种病的差异在于:病因有寒温之异,病机有伤阳、耗阴之别,辨证有六经表里与三焦上下之差,治疗先有温与凉,后有回阳与救阴之不同。而共同点有:均感受外邪而初起皆见表证,表邪不解均可传里化热,治用清热或通便之法。这种病在其他方面存有交叉:病机方面,伤寒有伤阴,温病有伤阳;辨证方面,伤寒六经分上下,温病三焦分表里,均离不开经络,何况太阳证即为上焦病,阳明、少阳、太阴证即为中焦病,少阴、厥阴证即为下焦病,内脏系统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一纵一横而已;在处方用药上,伤寒表证虽以辛温解表为主,但也有辛凉的麻杏石甘证治法,可与温病所出辛凉之剂桑菊饮、银翘散并存,通便方面,伤寒有攻下之承气汤和润下之脾约蔻仁丸,温病既用承气汤,又出养阴润下之增液汤,并常合两方为增液承气汤而用之,根据症情可灵活加减使用。所以,温病实为羽翼伤寒,应消除其分歧而力加统一之。由此可见,秦伯未研究外感病之证,寓古今之说于一炉,力排经方、时方之分歧,在尊重两种学说的前提下,使两者统一而建立完整的中医外感病学。
2、处方辨证有法,擅治伤寒温病
丁甘仁擅长治疗伤寒、温病,辨证处方足资后学者揣摩。晚清著名经方家曹颖甫在《丁甘仁医案·序》中论道:“每当诊治,规定六经纲要,辄思求合于右,故具医案,胸痹用瓜蒌薤白,水气用麻黄附子甘草,血证见黑则附子理中,寒湿下利则用桃花汤,湿热则用白头翁汤,阳明腑气不实则用白虎汤,胃家实则用调胃承气,黄疸则用栀子柏皮,阴黄则用附子茵陈,虽剂量过轻,于重症间有不应,甚或连进五六剂才得小效,然此即先生之道与术,所免人疑畏者也。”
丁甘仁化裁经方医案:朱某,诊脉左弦右涩,胸痹,心痛引背俞,食入梗胀,甚则泛吐,舌苔白腻。此寒客中焦,厥气上逆,犯胃贯膈,用瓜蒌皮、薤白头(酒炒)、仙半夏、云茯苓、枳实炭、陈皮、蔻壳、砂仁(研,后下)、制川朴、范志曲、生姜、陈香橼皮。方用仲景瓜蒌白半夏汤加味。方中君药瓜蒌善于散结开胸,辅以炒薤温通阳气、行气止痛,白酒行气活血,半夏、枳实炭行气而破痰结,陈皮、砂仁、香橼理气化痰,川朴、范志曲消胀除滞,诸药合用,以达通阳行气、燥湿浊、豁痰开之功,即丁氏“寒客中焦,法当通阳行气”的治疗观点。
丁氏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泥于四时温病;伤寒辨六经与温病辨卫气营血相结、经方与时方并用的方法,开创了寒温融合派的先河,是“寒”“温”合流的早期倡导者之一。他治疗外感热病,能融会“伤寒”、“温病”两说为一体,常常是“伤寒”方、“温病”方同时采用。在他的医案中,对25例湿病案的叙议,紧紧扣湿温病的特点,不囿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而是结合具体病情,或与伤寒六经辨证结合在一起,使伤寒与温病两种迥然不同的辨证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地。
在他的医案中,对25例湿病案的叙议,紧紧扣湿温病的特点,不囿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而是结合具体病情,或与伤寒六经辨证结合在一起,使伤寒与温病两种迥然不同的辨证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地。在他的伤寒案和风温案中,用药115种,其中出现5次以上的中药有43种,分别为麻黄、桂枝、苏梗、荆芥、生姜、薄荷、桑叶、淡豆、天花粉、芦根、山栀子、知母、竹叶、石膏、生地、白芍、黄芩、银花、连翘、半夏、川贝、象贝、竹茹、竹杏仁、枇杷叶、桔梗、天竺黄、藿梗、川朴、陈皮、枳实、附片、谷芽、神曲、蝉衣、茯苓、茯神、冬瓜子、茅根、甘草、石斛和通草。这些药分别归属于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温化寒痰、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芳香化湿、行气、温里、消食、息风止痉、利水渗湿、止血、补气和补阳药。出现最多的药物种类,为辛温解表和清热泻火药。其中出现lO次以上的中药仅有18种,分别为桂枝、生姜、桑叶、淡豆豉、天花粉、芦根、山栀子、银花、连翘、半夏、川贝、竹茹、杏仁、枇杷叶、枳实、茯苓、石斛和甘草,以清热与化痰止咳药为最多。因此,可以推断当时民间较多的时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从组方来看,是伤寒和温病方同时使用,不以经方和时方划分界限。由于丁甘仁对时病治疗的擅长,所以形成了丁氏的用药特点,即肺胃双解、表里兼顾、万变有序和用药轻灵。
3、精专伤寒,善于经方
曹家达20余年行医经验的心得及对《伤寒论》的研究和阐发体现于《曹氏伤寒发微》,该书乃具专治仲景之书,注重临床实践。他指出,麻黄汤是伤寒“圣药”,并对自己多年经验进行总结:①世言麻黄发汗能亡阳,予治病多年未见有亡阳者,时医但用二三分,又加蜜炙,故无济。②吾遇恶寒甚者,轻者二三钱,重者四五钱,甚一剂不愈,连服二剂者,一年中类者不下数十证,未见亡阳之变。曹家达不但精于医理,尤通脉理。他认为,弦脉属于少阳,而手少阳三焦多弦。他说:“近人一见弦脉,便称肝阳,用蒺藜、滁菊、金铃子、延胡索、沉香、柴胡、白芍等杂凑成方,吾正不所治何病!”反映了他对《伤寒论》的研究深度。曹家达对许多病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质疑厥阴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他指出:“欲食,食即吐蛔”实由胃中寒湿,胆火不能消谷,腐积虫生也,故特用乌梅丸,方中杀虫之药仅只有“川椒”一味,余多除痰祛湿,温中散寒之药,可以识立方之意。他又指出,霍乱之证,浊气不降,清气不升,纵然有,吐泻交作,中气必属于虚寒,应推崇仲景所立四逆、理中为主方。
4、学古通今,善治热病
《增订通俗伤寒论》是何廉臣的学术代表作。该书是清代俞根初所著《通俗伤寒论》为底本加按、校、补缺而成。《通俗伤寒论》是绍派伤寒之学的理论基,书中认为伤寒是外感百病的总称,伤寒包括了四时外感、外感百病,故当时医界奉该书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该书采用六经为纲辨治热病,宗仲景法则,处方选药轻灵。他指出,“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人内脏,当分三焦部分”。又指出,在疫证的治疗上,三焦辨证对六经体系的补充作用。将六经与三焦联系起来作为热病知常达变的诀窍:“以六经钤百病为定之总决;以三焦赅疫证通之捷诀”。并总结认为,“定六经以治百病,乃古来历圣相传之定法;从三焦以治时证,为后贤别开生面之活法”。不可薄今人厚古人。如《通俗伤寒论》之一“夹痛伤寒”节,俞根初叙述简略,何廉臣乃广收众方,分列10法;在“夹胀伤寒”节,他参证学说16家,引用方剂83方,以近百位历代医家之经验,加以分析、综合、灵活运用,引证之广博,十分罕见。《增订通俗伤寒论》中的诸多论述,充分体现了何廉臣严谨的治学风格。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推动了热病学术的发展。
《增订伤寒百证歌注》为宋朝许叔微(字知可)原著,何廉臣增订。在书中,他对许叔微《伤寒百证歌》的不足及难以理解之处加以浅注,并详精分析。如“舌上苔歌”一节,何廉臣指出“学士此歌,全本经文,别无参予以验心得”,但在临床中“辨舌上苔,确与诊断上有密密切之关系”,于是他将“吴氏坤安《查舌辨证歌》增入以补助之”。在每条吴氏的“查舌辨证歌”后,何廉臣还作了“廉勘吴氏”的注释,逐条阐释吴氏的歌诀。何廉臣对于许叔微《伤寒百证歌》的增订,分析寓于医理之中,不但保留了许叔微原书的优点,而且加深了读者对《伤寒论》的理解。
5、不读仲景书,难以成良医
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伤寒论概要》等书中,有关伤寒论内容论述丰富。在《伤寒论概要》书中提出,“伤寒治法,可由其证候而分为六个阶段,各有宜忌:为便于言说计,沿用‘热论’太阳、阳明乃至厥阴等经之名,以名此六种证候群。多数急性热病之病型不出六种证候群,其药治法亦不出此六种忌宜。杂病病型多六种证候群所能范围,其药治亦各有其特效药,若徒六种宜忌,即不能应付裕如。故伤寒之治法,近似西医所对证疗法,有共通性,为理解的;杂病之治法,近似西医所谓特效疗法,无共通性,为机械的。故伤寒云者,与病对立之词,非与温热对立之词,伤寒、杂病之分,不在病理、病原之异类,知此然后可知伤寒之范围也。”陆渊雷指出,“中医之病名无一定之界说,举病名者,宜兼举书名,其病始确定,识此故也。有主张统一病名者,吾谓中医之病名无从统一,不如径西医病名,亦识此故也。虽然未可谓古人绝不识病也,青龙、越婢诸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有喘咳者,《金匮》杂病中,即治痰饮咳嗽,为其病同故药同,故古人非绝对不识病者,不若今人一概混称温邪也。陆渊雷指出:“急性热病无特殊主证者,惟有流行性感冒之发热型与肠窒,而临床统计则流行性感冒远多于肠窒。近某西医评《伤寒论》,谓伤寒方但可治流行性感冒,其言虽带立场性,亦未谓无理。盖伤寒中流行性感冒最多,则伤寒方治流行性感冒者亦宜最多耳。不但此也,为内科所治诸病最多者为胃肠病,其次即流行性感冒,而《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方治消化器病者,十居其三。此无他,仲景为治疗而著书,其治疗法又皆从积古经验而来,病居最多数者,方亦最多。夫业医者能治最多数之病亦,学之莫捷于读仲景书。今人惑于温热家言,不敢用仲景方,不敢读仲景书,欲成良医,不亦难哉?”
陆渊雷论述仲景《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证等,引证研究《伤寒论》,治病救人的重要性。并提出,研究《伤寒论》,是临床医生不可缺的重要一课。
综上述医家外,近代医家恽铁樵的《恽铁樵伤寒金匮研究》,张山雷《籀荔谈医一得集》,祝味菊的《伤寒新义》和《伤寒方解》,承淡安的《伤寒论新注》等都有精辟的研究,医家同时精通伤寒温病两套辨证论治方法,从病因、发病、感邪途径、发病类型、发病特点、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融合成为一个体系。这种过程是逐渐形成的寒温融合,为后世深入研究留下宝贵的遗产。
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和明显的阴性症状。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治疗中,维思通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健客价: ¥25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和明显的阴性症状。也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对于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在维持期治疗中,维思通可继续发挥其临床疗效。
健客价: ¥30用于治疗成人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理想的高胆固醇血症(IIa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单纯型(IV型)和混合型(IIb和III型)。特别是适用于以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中度升高为特征的血脂异常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应继续控制饮食。目前,尚无长期临床对照研究证明非诺贝特在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一级和二级预防方面的有效性。
健客价: ¥40结肠癌辅助化疗:卡培他滨适用于 Dukes’ C 期、原发肿瘤根治术后、适于接受氟嘧啶类药物单独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单药辅助治疗。其治疗的无病生存期(DFS)不亚于 5-氟尿嘧啶和甲酰四氢叶酸联合方案(5-FU/LV) 。卡培他滨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化疗均不能延长总生存期(OS),但已有试验数据表明在联合化疗方案中卡培他滨可较 5-FU/LV 改善无病生存 期。医师在开具处方使用卡培他滨单药对 D
健客价: ¥279本品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的下列疾病: 1.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呼吸道感染。 2.β-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轻度或中度的下呼吸道感染。 3.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4.百日咳杆菌引起的百日咳:红霉素可有效消除患者咽喉部的百日咳病菌,临床研究表明红霉素能够预防易感人群感染百日咳。 5.白喉:白喉是由于白喉杆菌产生毒素所致,红霉素可以预防
健客价: ¥481、改善肠胃,2、改善体寒,3、提高免疫力,4、美容养颜,5、减肥瘦身,6、淡斑"。
健客价: ¥1798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高尿酸血症。
健客价: ¥198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症状,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健客价: ¥121用于慢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
健客价: ¥25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且无急性并发症。
健客价: ¥5.5本品临床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伴ALT升高者,也可用于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ALT升高。
健客价: ¥17.5解毒,消肿,止痛。临床主要用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亦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等症。
健客价: ¥296本品适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和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持续升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健客价: ¥721、用于慢性下肢闭塞性动脉病引起的间歇性跛行的辅助治疗(二期)(注:此适应症是基于尼麦角林可改善病人的行走距离的研究结果)。 2、用于改善某些老年人病理性智力减退的症状(记忆力和注意力障碍等)。 3、用于有头晕感的老年人。
健客价: ¥57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头痛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体酸痛等症,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备药。
健客价: ¥9调节全身代谢,恢复细胞活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健脑健身,延缓衰老,扶正固本。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老年性视力减退。对甲状腺机能减退和慢性老年性支气管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健客价: ¥119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血尿、肾小球肾炎血尿,泌尿结石及肾挫伤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为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辅助药物。
健客价: ¥75舒肝开郁,镇惊安神。用于头昏头痛,心烦易怒,心悸不宁,胸闷少气,少寐多梦。
健客价: ¥18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头痛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肢体酸痛等症,亦可作防治流感常备药。
健客价: ¥13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C。
健客价: ¥39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可用于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健客价: ¥7.7抗胆碱药,临床主要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胆道痉挛以及有机磷中毒等。
健客价: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