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11月7日,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为四立。古时候立冬这天,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人有“贺冬”和“拜冬”的习俗。汉朝,人们会备好佳酿酒肴,拜谒君师耆(qi)老;宋朝,人们则更换新衣,庆贺往来。礼节之盛,一如新年。
寻常老百姓没有达官贵人们那种细致闲淡的过冬雅兴,可是粗糙的生活中却最见尘世烟火味的温情。但辛劳一年的人们,会在立冬这天好好休息一下,犒劳全家。
【2】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正是进补的好时机。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立冬日我们到底该注意些什么?怎样调养?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要话题。
进补方法
1:膳食营养平衡是基础
冬季仍然要按照膳食营养平衡的原则来合理安排饮食,单纯靠某种食物是难以达到补益作用的。可以参照平衡膳食宝塔按比例来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
2:谷薯类为主,适当搭配粗粮
谷薯类食物为主,注意粗细粮搭配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3:多吃新鲜果蔬
从营养学的角度,果蔬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营养成分有益于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维护身体健康等等。
4: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
很多人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肉类食品是明智的选择。
5:饮食要清淡和规律
大鱼大肉的进补,不利于冬季养生。冬季也应坚持清淡和规律的饮食。
6:及时补充水分
人的身体中最多的就是水。冬天干燥,要注意及时给身体补水。口渴是个滞后的缺水信号,不要等感觉到口渴了才喝水。
7:食宜温,少寒凉
进食应以温热为宜,避免胃肠道不适。
进补注意事项
A:戒乱进补
首先,要了解自己该不该补,属于何种体质,属于何脏何腑有虚。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
但具体到个人,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阴阳共虚等不同,要认真分析,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判定。
B:戒唯补药而补
冬日进补,光靠补药不是好办法。还要注意适当的运动锻炼、饮食调整等,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C:外感戒补
在患有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后患无穷。
D:补而戒偏
中医认为,气与血、阴与阳虽然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是又互为生长。冬令进补时更要注意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偏补,防止过偏反而引发其他疾病。
E:补而戒腻
对于身体状态不太好、脾胃消化不良者来说,首先是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否则食用再多的补物也是无用。因此,冬令进补不要过于滋腻厚味,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F:戒以贵贱论英雄
对于如何进补,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补药,不要抱着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
推荐食谱
①黑芝麻粥
功效:
预防早衰、补益肝肾、滋养五脏等。
材料:
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
把黑芝麻炒熟后,然后将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即可。
注:适合中老年体质虚弱者选用。
②虫草蒸老鸭
功效:
补虚益精、滋阴助阳等。
材料:
冬虫夏草、老雄鸭、黄酒、生姜、葱白、食盐等各适量。
做法:
1、将老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然后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
2、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
3、然后加入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等,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
以虫草为主,助肾阳,益精血;以老鸭为辅,滋阴补虚。这样一个偏于补阳,一个偏于补阴,两者合用,补虚益精,滋阴助阳。但要注意外感未清者不宜食用。
适用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所致的腰腿疼痛病症。
健客价: ¥39.9适用于颈椎病所致疼痛病症。
健客价: ¥29.9疏风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淤血阻络引起的头痛;神经性头痛。
健客价: ¥28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1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健客价: ¥15.4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预防病痛,保健强身。
健客价: ¥29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温补益气,回阳固脱、预防病痛,保健强身。
健客价: ¥25可预防甚至减少秋冬多发病痛,如腰肌劳损、腹寒腹痛、痛经、宫寒、肩周痛、电脑背等
健客价: ¥29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健客价: ¥12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健客价: ¥34.8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宿有癥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健客价: ¥26.13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嘈杂纳减;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