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中医经典 > 冬至吃饺子 原来背后是这样的故事

冬至吃饺子 原来背后是这样的故事

2017-02-17 来源:正气堂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的饺子卖的都很火。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呢?到底冬至吃饺子的由来是什么?

  有人说,“吃水饺主要是希望往后的日子财源滚滚。饺子形状像元宝,有发财寓意。”

  还有人说:“水饺又叫饺饵,吃水饺是为了祛病驱寒,在严冬里不冻耳朵。”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

  南阳稂东人

  他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吃饺子的好处

  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

  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从膳食结构角度看

  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

  从营养角度看

  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合于中国人的肠胃于饮食习惯。符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和于术数”的养生之道。

  饺子是最为常见的冬至餐点,奈何工作忙碌,很多时候不能自己包饺子,只能去糕点店买一些,终究味道不是那么如意。下面小编送福利啦~教大家包彩色饺子~~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