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古今名医 > 郝万山:不作死就不会死,不生气就会少生病

郝万山:不作死就不会死,不生气就会少生病

摘要:作为学者,郝万山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早已被当代中医教育界视为圭臬。作为医生,郝万山已从医40余年,救治患者无数。作为健康科普教育者,他在健康教育的讲坛上已经耕耘了30年,《百家讲坛》的《郝万山说健康》节目让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

  4

  故事四:心要静、身要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到四川讲课,当地的医生无意间提起位于都江堰附近有一个长寿村,地方非常偏僻,但百岁以上的老人很多。我连忙追问,这么重要的信息,为什么不报道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呢?

  这个医生苦笑着回答:“调查队去过几次了,但我们不能公布调查情况。都说抽烟不好,他们都抽自己晒的大烟叶子,从十来岁抽到一百多岁;都说喝酒不好,他们都喝酒,喝自己粮食酿造的白酒;他们都吃肥肉,吃自己养的大肥猪肉,别的肉、海鲜都没有。难道我们去宣传,抽烟、喝酒、吃肥肉能活一百岁?”

  我分析,心要静、身要动,就是他们的长寿之道。他们地处偏僻,过着自耕自足的平静生活,对身外的钱财名利,声色犬马不去追求,符合心静原则。他们自幼耕作,一直到老,符合身动的原则,这就是他们的长寿之道。

  可面对工作和社会的沉重压力,人们怎么能够心静呢?

  我的方法是:用智慧去处理一切事情,而不是用情绪去处理事情,就不会影响健康。

  动能生阳,阳气通达,代谢流畅,身体就会健康。老年人要经常轻运动、勤运动。我每天都会快步走,如果时间允许,我会走上两个小时,有时一天上六七个小时课,我会在讲台上走来走去。

  5

  故事五:换位思考看问题

  学会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就可以柳暗花明,峰回路转,放下许多纠结。

  大约二十多年前,我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上课,一位医生带来一个脚后跟疼的病人,怎么治都治不好。发病经历更是奇怪,她到国外旅游一圈,什么毛病没有,却在回家时离家还有100米的地方,开始疼得走不了路了。

  我看这位病人不像是纯粹的身体疾病,便问起她家里都有哪些成员,关系如何,结果这位妇女忍不住哭了。原来,她一家三口和婆婆住在一起,而她非常惧怕见到婆婆,因为婆婆曾说过很多伤害她的话。这个家她怕回,但却不得不回。

  我除了给她开药之外,还给她写了两句话并让翻译译成法文写在下面,第一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第二句是“宽容他人就等于宽容自己。”

  时间转眼到了2002年,我在法国巴黎讲课,这位妇女闻讯竟然专程找来。她说,她脚后跟疼已经彻底好了,不过并不完全是吃药好的,吃药只可以减痛于一时。

  原来当年,这位妇女曾对着那两句话反复看,但仍无法释怀。婆婆去世了,她收拾婆婆遗物时,脚后跟还是疼。

  三年前,儿子娶了媳妇,也住在一起。她对媳妇新的思维和行为就是看着不顺眼,有一天她对着媳妇就想说一句话,话到嘴边,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当年婆婆说我的那句话吗?

  这时,她一下明白了,当年婆婆说她不是坏心,因为此时她说儿媳妇也没有坏心。自此,她心中的那个结终于打开了,从此脚后跟再也没疼过。

  “理解这两句话,我整整用了七年时间。”这位妇女说。

  【延伸阅读】郝万山医案二则

  来源:《郝万山讲伤寒论》

  1

  医案一:过敏性哮喘-栀子豉汤

  三十年前,我在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我总觉着自己开的方子疗效不好,就向领导申请,自己不看病,给老大夫们抄方。所以那个时候,东直门医院的老前辈,我都给他们抄过方。

  有一天我给宋孝志老师抄方,来了一个过敏性哮喘的病人。他的哮喘每年五一节开始发作,国庆节结束就好。冬天不发作,夏天发作。五一到十一这段急性发作期,就用一些西医西药来控制。也用中药,也可以控制急性发作,但始终不能除根。所以这样反复发作大概有两三年的历史。

  宋老问:“这个病怎么得的?”

  原来这小伙子是通县农民,三年前五一劳动节游行的时候。一大早,从通县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大概头天晚上十一点就开始集合,零点就开始走,走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他又热又累又渴。那时候五一节北京是很热的。

  一到大游行的时候,长安街两侧和天安门广场就临时装许多自来水管子。这年轻人又热又累又渴,就咕咚咕咚地喝了很多自来水管里的凉水,还吃了自带的凉油饼。结果,游行没有结束他就开始喘了。从那以后,每年五一节开始喘,喘到国庆节为止。

  宋老问完病情之后,看了舌象和脉象,给他开了个方,三个药:栀子15克,焦山栀15克,淡豆豉15克。病人拿到这个方子之后说:“大夫,我在你们医院看了两三年病了,从来没有大夫给我开这么少的药,这行吗?

  我可喘得很厉害。”我们宋老说话从来不过头,说:“你去试试吧,你去试试吧。”开了七付。病人去了。我却心生疑惑:“宋老,栀子豉汤在《伤寒论》里是治疗热扰胸膈证的,它是治疗心烦的,这两个药它不治喘。”宋老未置可否。

  一周后,病人来了:“大夫,吃了您这个药呢,喘还是喘,但是,我觉着心里痛快了。”他之前没说心烦,只说胸闷憋气。“我觉得心里痛快一点了,好像憋气程度比较轻了,而且喘的程度也轻了,过去我每次喘都要喷药,现在可以不喷,忍一会儿就过去了。”

  连吃两周后这个病人不再来了。到底效果怎么样,我也不清楚。大概又隔了两年左右,我在医院走廊里碰见了这个人,我对他印象深刻,因为用三个药来治喘让我觉得好奇。“你不是那年喘的那个人吗,你的喘怎么样了?”“我的喘好了。”

  我说:“谁给你治好的?”“就是那个宋老师,就那七包茶叶。我后来没再找你们看,觉着吃这个药很好,就没再进城,在我们当地抄方,就是这个方子,我前前后后吃了两个半月,从此就不再喘了。你看今年又过了一个夏天,我还是没有喘。”

  我得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宋老,“宋老,记得咱们俩两年前看的那个哮喘病人吗?若是我,绝对用许多宣肺平喘的药,您用栀子豉汤治好了哮喘,怎么就用一个栀子和豆豉来清宣胸中的郁热呀?”

  宋老说:“栀子豉汤确实没有治喘的记载,可是,栀子豉汤治疗什么呢,它是治疗郁热留扰胸膈的。郁热留扰胸膈如果可以热扰心神产生心烦,那么郁热扰肺就可以生成喘,对吧?

  那个病人是怎么造成这个病?他原来不喘,可走得又热又累又渴的时候喝了大量的凉水,吃了大量的冷食,就把热郁在胸膈了,不过他表现不是烦而是喘。我们要想清除胸膈中的郁热,宣泄只能用栀子豉汤。”你看,这就是抓病因用方。这些思路从哪来的?从《伤寒论》啊!

  2

  医案二:神经性呕吐-猪苓汤

  有一次,一个参加过西医学中医班的西医大夫,为他收的一个病人向我求援。“她是神经性呕吐,喝水吐水,吃饭吐饭,喝药吐药。最奇怪的是,我们给她输液,如果输的液体超过三瓶,她就要变成黏液给吐出来。输两瓶她不吐,输四瓶,她非得吐出来,都吐的是黏液。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病人。”

  “她吐了多长时间?”“吐了三个月了。”“你们做了什么检查?”“能够造成呕吐的病证我们都排除了,所以现在可以诊断为神经性呕吐。”这种病人我必须去看一看,我就来到了这医院。

  我问这个病人怎么得的病。她说因为她丈夫在外面找小蜜而吵架。那么这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她很生气了。我一看前面也有过中药方,也是和胃降逆止呕的。丁香、柿蒂、旋覆、代赭兼与理中,寒的、热的、补的、攻的都用了。都是喝了药就吐药。

  舌光红无苔,脉细弦而数,一派阴虚的现象。“你睡得着觉吗?”“哎呀,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你是从呕吐以后才睡不着觉呢还是你以前就有啊?”“我以前就神经衰弱,经常睡不着觉。”

  那么这种阴伤是剧烈呕吐导致的呢还是原来就有阴伤呢?我就必须问她。“你在得这次神经性呕吐之前,有什么病啊?”“过去有慢性的泌尿性感染,经常反复发作,小便不利,尿道涩痛,这次也有犯。”

  好,上面有口渴有心烦,有心烦不得眠,下面有小便不利,又尿少,这不是猪苓汤证吗?你看猪苓汤适应证,它的病机是阴虚水热互结。

  由于水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有小便不利,有小便少,甚至有尿道涩痛,小便短赤;水热互结又有阴伤,津液不能输布,所以有口渴有烦渴,有渴欲饮水;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心肾不交,所以有心烦不得眠。这三组主证都有,当然对她说来这三组症状都不突出,而突出的是个呕吐。

  《伤寒论》中的猪苓汤证中,由于水邪是流动的,水邪犯肺可以出现咳嗽,水邪犯胃可以出现呕吐,水邪犯肠道可以出现下利。所以咳嗽、呕吐、下利是猪苓汤证的三个副证。我很怀疑这个病人就是阴虚,水热互结证,水邪犯胃所造成的剧烈呕吐。不管我辨证的对不对,只能去检验一下。我就开了猪苓汤。

  我对她丈夫说:“你必须每天陪着她,煮完这些药,你一个小时给她喝一勺,这药一次不能多喝。”我这样做有两个目的,其一,她本身喝药吐药,喝水吐水,若再吐出这个药,药就不能够发挥作用,所以每次要少量的,让她慢慢适应。

  其二,让她丈夫每天守在她身边。一个小时喂她一口药,以这种实际行动来赎罪,以求得她妻子的谅解和宽容。(编者按:心病还须心药医,在不经意间,已经用上了另一个重要的处方)

  两天以后,那个大夫给我打电话,说:“郝老师,神了!一勺一勺的喂,她不吐,后来她嫌每次喝一勺少,她说这个药非常对口。”“既然对口,就再给她吃。”“还是一勺一勺喂吗?”“她要喜欢她丈夫一勺一勺喂,你就让他一勺一勺喂,她要嫌麻烦她丈夫,就自己端起碗来喝,随她的便啊。”

  一个礼拜之后她可以进流食了。又一个礼拜,不用输液了。后来她一高兴,就吃了个凉西红柿,可这凉西红柿又吐出来了。让她继续用这个方子,三个礼拜以后,这个人出院了。

  神经性呕吐这种证候是经常容易反复发作的,我自己电话随访了五六年,没有再见过她,但她也没再复发。很多年后的一天我在门诊,一个大胖子在我面前说:“郝大夫,你还认识我吗?我是那个神经性呕吐在某某医院住院的病人,那时候我瘦到70斤。你现在能不能给我减肥呀?”

 

1 2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