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梭状杆菌会「变身」
然而有一些微生物却是会「变身」的,是「自带武器」的。比如:肉毒梭状杆菌。当环境变得太过苛刻,让它们不舒服,比如太热或者太干,它就会进入休眠,就像作茧一样用一些蛋白和糖类物质把自己包起来,形成芽孢,变得「刀枪不入」。在环境适宜的时候,肉毒梭状杆菌的芽孢,又会形成肉毒梭状杆菌。
为啥中毒的只有小宝宝?
蜂蜜中含有肉毒梭状杆菌。肉毒素,是肉毒梭状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相比一岁以上的宝宝,小宝宝们的肠道菌群的构造很不稳定,在食用蜂蜜的同时,肉毒梭状杆菌一同进入小宝宝的肠道,肠道菌群不能抑制肉毒梭状杆菌的繁殖,于是产生了肉毒素,让小宝宝中毒。
肉毒素中毒有哪些表现?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定义,肉毒素可以干扰人的神经传导功能,更严重的中毒,则可能会影响颅神经。所以宝宝肉毒素中毒后,会表现为「昏昏欲睡、进食少、便秘、哭泣乏力及全身软弱无力」。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宝宝可能出现全身肌肉的瘫痪。
一旦发生,家长如果能及时发现,马上送医。宝宝能得到立刻的治疗,对于大多数的宝宝,上述症状会在1~3个月内消失。
蜂蜜也会「躲猫猫」
尽管,很多父母可能会注意到不给一岁以下的宝宝食用蜂蜜,然而蜂蜜作为食物的一种,可能不仅仅单独出现,而是隐藏在其他食物之中,比如:蜂蜜全麦饼干、蜂蜜坚果麦片、蜂蜜小麦面包等,而这是父母们容易忽略的一点。尽管这些食物在成品前都进行过加工,但食物中仍然可能残留有肉毒梭状杆菌的孢子。如果你坚持要给宝宝食用这类食物,请咨询食品专家,以确保安全食用。
查看更多中医资讯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