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古今名医 > 清代名医--承淡安

清代名医--承淡安

2015-06-0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从事中医内科和针灸教学研究工作,1930年创办针灸研究社,参与研习者数千人,遍及国内及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

  承淡安(1899~1957),原名澹盦,江苏江阴人,后迁居无锡。1932~1933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出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学校教授、校长等职。从事中医内科和针灸教学研究工作,1930年创办针灸研究社,参与研习者数千人,遍及国内及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1933年10月创办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刊物《针灸杂志》。1933年扩建成针灸讲习所,1934年秋赴日本考察该国针灸现状和办学情况,从中发现了《铜人经穴图考》和我国早已失散的元代滑伯任的名著《十四经发挥》,使这部古典珍籍失而复得。他还被东京针灸高等学校赠予针灸专攻士学衔,是近现代国际针灸学术交流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回国后,他于1935年成立了针灸专科学校,1936年7月创办针灸疗养院。1937年2月讲习所更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先后培养学员3000多人。抗战8年中,他坚持行医、授课,分校遍及南方各省、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制订了较为全面的针灸治疗伤寒的方法,在理论方面有很高造诣,如对《伤寒论》、经络、腧穴、针法等均有精辟论述。著有《伤寒论新注》、《中国针灸学》、《经穴图考》、《子午流注针法》、《经络之研究》、《针灸学讲义》、《简易灸治单方治集》等。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清代名医--祝味菊

  祝味菊(1884~1951),别号傲霜轩主,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四川成都。青年时代习医,因好问阙疑,使3位名师先后辞去。后就读于军医学校。越两年,随日籍教师石田东渡日本学习西医,回国后在成都四川省立官医院任职,颇有医名。民国6年(1917年)移居上海,先后执教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及中国医学院,并任新中国医学院研究院院长。民国16年与徐小圃等筹办景和医科大学。民国26年与西医梅卓生、兰纳等合组中西医会诊所。

  祝氏学贯中西,尝谓:“术无中西,真理是尚”,提出整理中医以建立合乎逻辑之学说、创设中医实验医院等真知灼见,至今具有现实意义。创立伤寒五段疗法,提出八纲学说,反映了超凡的概括力与领悟力。临床喜用附子、麻黄、桂枝等温热药,尤善用附子,屡起沉疴,名盛一时,誉为“祝附子”。著有《祝氏医学丛书》包括:《伤寒新义》、《伤寒方解》、《病理发挥》、《诊断提纲》四种。与门人陈苏生等合著有《伤寒质疑》六卷,于1950年刊行。

  2008年邢斌、黄力等将祝味菊5部医著及部分医学论文整理评按,出版了《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一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